刚碰到一个客户,他说去年失业后,花14万买了一辆电车开始跑滴滴,一年赚了5万。

黑桃汽水 2025-10-28 15:32:10

刚碰到一个客户,他说去年失业后,花14万买了一辆电车开始跑滴滴,一年赚了5万。 可是他又说,今年却发现同款的车子变成了9万,等于一分没赚,他很惆怅。 我听完,陷入了沉思…… 这惆怅里藏着多少说不出的苦?失业后想靠自己打拼,以为买辆车跑滴滴是稳妥的出路,没成想市场给了最现实的一记耳光。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了两年,去年还卖14万的车,今年跳水5万都不稀奇。某车企数据显示,2023年入门级电车均价同比降了18%,贬值速度比油车快了一倍还多。 客户没算的账多着呢。一年跑三万多公里,电费、保养费、平台抽成扣下来,实际到手的5万,是早出晚归啃面包熬出来的。 他以为赚的是辛苦钱,其实是在“吃”自己车子的残值。就像把存折里的钱换成汗水,最后存折还缩水了,里外里都是亏。 现在多少失业者盯着网约车、外卖这些低门槛行业?以为是救命稻草,却没看清背后的隐性成本——车辆损耗、政策变动、市场降价,每一项都能吞掉利润。 跑滴滴的门槛确实低,但天花板也矮。一天跑10小时赚两百块,看似稳定,实则是用时间和资产贬值换生存,根本谈不上“创业”。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困境不是个例。某网约车平台数据显示,去年新增车主中,35%是失业转行,其中超六成没考虑过车辆贬值问题。 我们总说“勤劳能致富”,可有些时候,方向错了,勤劳只是在为隐性成本买单。客户的惆怅,是无数普通人在市场波动中挣扎的缩影。 他没做错什么,只是在失业的焦虑中,选了一条看似最安全的路,却撞上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这种无力感,谁看了不心疼? 别再迷信“低门槛高回报”的神话了,任何行业都藏着看不见的成本。创业也好,转行也罢,算清账、看清趋势,比埋头苦干更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黑桃汽水

黑桃汽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