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匈牙利外长宣布 10月27日,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彼得在国会质询中明确表态,只要现政府执政,就不会允许启动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谈判。这番强硬声明犹如投石入水,在布鲁塞尔激起层层涟漪。 然而,这绝非孤立事件。匈牙利此番表态,实则揭示了欧盟决策机制中“一致同意”原则与地缘政治现实间的深刻矛盾。当27个成员国对重大决策都拥有否决权时,任何涉及战略转向的议题都可能沦为政治博弈的筹码。 这套决策机制的致命弱点在于,它赋予了单个成员国阻挠整体进程的权力。西雅尔多直言“匈牙利为此承受了巨大压力”,恰恰印证了小国如何利用制度设计在大国博弈中争取话语权。欧尔班政府此次出手,既是对欧盟整体战略的质疑,更是对自身在能源、安全等领域核心利益的坚守。 那么,驱动这一切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表面看是匈牙利对乌克兰农业补贴冲击本国市场的担忧,深层则是欧盟东扩战略与内部治理能力的结构性冲突。当欧盟尚未消化前几轮扩张带来的治理挑战时,仓促接纳处于战火中的乌克兰,无异于给本已脆弱的共同政策体系增添变数。 如此行事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严峻考验。在“扩员”与“深化”难以兼得的困局中,欧盟既要在国际舞台展现团结,又不得不应对内部日益尖锐的利益分歧。西雅尔多批评欧盟领导人“在破坏和平”,实则是将欧盟内部关于发展方向的根本性分歧公之于众。 在推进地缘战略与维护联盟团结之间,如何权衡这道考题正变得愈发紧迫。当成员国间的信任基础被屡次撼动,欧洲一体化这座宏伟大厦的根基,恐怕需要重新检视与加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