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路透社消息,受美国对“卢克石油”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影响,

自由轻羽事 2025-10-29 01:52:00

10月28日,路透社消息,受美国对“卢克石油”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影响,部分印度炼油厂已取消此前预订的原油货物,以避免违反相关限制措施。 10月28日,路透社披露,美国对俄罗斯两大能源巨头“卢克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祭出制裁重拳后,印度多家炼油厂已紧急叫停此前预订的俄罗斯原油货物,一场围绕能源采购的博弈在南亚次大陆悄然上演。 作为全球主要原油进口国,印度长期依赖俄罗斯的折扣原油缓解能源压力,俄罗斯石油也早已成为其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可美国此次制裁力度空前,直接击中了贸易链条的关键环节。 消息人士透露,全球多家银行面对制裁新规噤若寒蝉,纷纷拒绝为涉及这两家俄罗斯石油企业的交易办理付款业务,资金通道的阻断让印度炼油厂陷入两难。 毕竟没有银行背书,任何跨境能源贸易都如同空中楼阁,谁敢冒着违反制裁的风险继续推进交易?印度最大的俄罗斯石油买家——信实工业集团的表态,更是让市场感受到这场制裁的冲击力。 这家年进口俄罗斯原油量曾在今年1月至9月达到1.81亿桶的行业巨头,已明确告知相关合作方将严格遵守美国的新限制规定,不仅可能减少甚至停止进口俄油,连此前签订的大型长期采购协议也面临终止风险。 信实工业的举动并非个例,不少印度炼油企业都已暂停与受制裁俄企的合作,转而进入观望状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同一个问题上:能否从未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俄罗斯贸易商手中,继续获得稳定的原油供应? 一边是私营炼油企业的谨慎退缩,另一边印度部分国有炼油厂却在酝酿不同的策略。彭博社的报道显示,这些国有巨头并未打算彻底放弃俄罗斯原油这块“香饽饽”,反而在盘算着如何在制裁缝隙中寻找生机。 他们的核心诉求十分明确:继续享受俄罗斯原油的折扣优惠,同时避开受制裁的“雷区”。具体路径已然清晰——绕开“俄罗斯石油”和“卢克石油”这两大被重点制裁的企业,转而与未关联它们的俄罗斯小型供应商合作。 目前,这些国有炼油厂正紧锣密鼓地评估可行性,既要摸清“黑名单”外俄罗斯公司的原油供应体量,也要敲定能让双方都满意的交易价格,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后续贸易的成败。 印度炼油企业的分裂选择,背后是难以言说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印度与美国的战略联系日益深厚,正与特朗普政府谈判一项关键贸易协议,此前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的50%关税。 已让数百万印度就业岗位面临风险,这份协议对印度出口行业而言堪称“救命稻草”。向美国展示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切实减少,哪怕只是逐步减少,都可能成为释放善意的关键信号,助力贸易协议的达成。 可另一方面,俄罗斯的折扣原油对印度而言诱惑力实在太大。长期以来,印度早已习惯了这种成本优势,若彻底放弃转而从波斯湾、西非甚至美国进口原油,能源成本将大幅上升,这对本就面临经济压力的印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印度与俄罗斯有着传统友好关系,贸然完全切断能源贸易,也可能影响双边其他领域的合作。这种“一边是战略利益,一边是经济实惠”的抉择,让印度陷入了典型的“夹心饼干”困境,进退两难。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目前印度炼油企业“遵守制裁”的初步迹象,可能只是暂时的过渡状态。毕竟利益驱动之下,各方都在暗中寻找破解之道。 有消息称,一套涉及中间商、所有权不透明的“影子油轮舰队”等元素的复杂“规避体系”正在酝酿之中,目的就是为了继续获取廉价的俄罗斯原油。 11月21日是美国此次制裁的生效截止日期,在此之前,印度企业还有时间观望和布局,未来是否会出现更灵活的贸易模式,仍有待观察。 这场由美国制裁引发的能源风波,再次凸显了全球能源市场的复杂性与关联性。美国试图通过制裁遏制俄罗斯,却没想到让印度这样的第三方国家陷入两难境地。 而印度的艰难抉择,也折射出当前国际格局下,许多国家在大国博弈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何在维护自身战略利益与保障经济实惠之间找到平衡点,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未来,印度炼油厂究竟会彻底倒向美国放弃俄油,还是会找到折中方案继续享受折扣优惠?美国的制裁能否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贸易的走向。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风波都已给世界敲响警钟:能源贸易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背后牵扯的地缘政治博弈与利益权衡,往往会让简单的买卖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而任何单边制裁带来的连锁反应,最终都可能让更多国家卷入其中,得不偿失。

0 阅读:0
自由轻羽事

自由轻羽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