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离谱的放虎归山:坐拥百万雄兵,却弄丢了皇位。朱允炆的手中本来捏着一张“王牌”,但一个放虎归山的离谱决定,却为朱棣起兵造反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公元1398年夏天,朱元璋突然在南京驾崩,按照老朱的意思,朱允炆登上了皇位,此时朝堂内部可谓是暗流涌动,因为朱允炆的那么多叔叔都还活着,大家对这位新皇帝都是面服心不服。 此时,朱允炆下诏让燕王朱棣的三个儿子来南京奔丧,虽然朱棣知道这趟行程究竟有多么凶险,但毕竟是为自己的老爹奔丧守孝,他其实也挑不出理来。 就这样,朱棣只能不情不愿的将自己家的三个傻小子送了过去。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超出了朱棣的预料,在朱允炆表现出了要削藩的态度之后,像朱棣这样的藩王便开始慌了。 如果这个时候主力不带兵杀向京城,奋力一搏,那他就相当于是一块案板上的鱼肉,朱允炆想要宰割他简直不要太轻松。此时,被捏在朱允炆手里的三个朱棣的儿子显然就成了他手中的一张王牌。 紧接着,朱棣就和大侄子耍了一个小心眼。朱棣托人给朱允炆带话说“自己病重了,希望找三个儿子回到身边给自己养老送终。” 这个时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棣想要干什么,朱允炆却犯起了妇人之仁的糊涂。 朱允炆认为,朱棣是自己的叔叔,让叔叔的儿子回到他的身边去为父亲养老送终倒也符合人情,就这样,朱允炆在大臣们诧异的目光当中下令把朱棣的三个儿子给放了回去。 朱允炆的这个举动无疑是放虎归山,在朱棣的三个儿子回到北平以后,朱老四彻底扫去了后顾之忧,他便乘势起兵靖难了。 在此之后,那三个被朱允炆放回北平的燕王之子也成为了朝廷军的大麻烦,尤其是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一路奋勇拼杀,让朝廷军吃了不少亏。 在双方交战的过程当中,朱允炆的脑子再次抽了起来,他居然告诉前线的将士们“不要伤害朱棣”。 结果,朝廷军有好几次可以直接要了朱棣的老命,却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朱棣从两军阵前逃走。 到了最后,朱棣的大军杀到了南京城外,这个结果恐怕是朱棣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因为燕王的军队实力和朝廷的军事实力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允炆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百万雄师也没用,人质也给放了,他只能把爷爷传给自己的江山拱手让给了四叔。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成就朱棣的不仅仅有朱棣自己和他的三个好大儿,还有他的侄子朱允炆,如果朱允炆但凡聪明一点,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都不会那么轻易的成功。 而如果没有朱允炆在前面给出的反面教材,朱棣在上台之后推行各项政策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游刃有余。 说到底,历史和这对朱家的叔侄俩开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玩笑,但中华大地却在这场变乱之后逐步走向了真正的繁荣与强盛。 参考资料: 《朱元璋用人的得与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