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极少数几个没有批准将再生塑料

扬扬妈妈 2025-10-30 00:50:59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极少数几个没有批准将再生塑料用于食品包装的国家之一。”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陈院士是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总顾问,一辈子跟食品毒理学、风险评估打交道,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都有他的功劳,说话句句砸在科学依据上 。他团队早做过实验,回收的PET饮料瓶就算洗得再干净,也可能残留微量增塑剂,这玩意儿要是渗进食物,长期吃会干扰内分泌,对孩子影响尤其大。 你知道这背后藏着多大的坑吗?2010年佛山就爆过“毒餐盒”事件,有企业用进口洋垃圾做原料,每月造出2亿个发泡餐盒,装滚烫的炒粉放一晚,泡沫丝都会融进饭菜里,这些塑料渣人体根本分解不了。更要命的是彩色再生塑料袋,里面的着色剂常含苯并芘——国际上明确定义的一类致癌物,摸过食物就可能沾上去,吃进肚子就是慢性中毒 。 欧盟倒是喊着环保,新出的PPWR法规要求2030年包装再生成分得超70%,可他们有强制押金返还系统,回收的塑料能精准分类,还有专门机构检测有害物质迁移。咱国内呢?小作坊遍地都是,300多家塑料贸易商里没几家有进口资质,回收料混着旧农药瓶、医疗垃圾都敢卖,根本没法保证源头干净 。真放开再生塑料用在食品包装,监管根本跟不上,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有人说“中国太保守”,这话太外行了。陈院士团队明明评估过“处理合格的再生PET能达标”,但国家还是没松口,核心就是“预防原则”——只要有潜在风险,就不能拿公众健康赌。咱现行的GB 4806.1标准,对食品接触材料的重金属、挥发性物质都卡得极严,再生料根本绕不过这些坎 。欧洲人能接受的“极低风险”,在中国的监管逻辑里,只要不能100%排除危害,就坚决不批。 你平时买外卖会特意看餐盒材质吗?知道塑料盒上三角形里的数字5代表啥意思不?那是PP聚丙烯材质,能进微波炉加热,其他数字的基本都扛不住高温 。很多人吐槽外卖包装不环保,可比起那点“不环保”,吃进肚子里的安全显然更重要。陈院士天天科普“食品安全五要点”,第一条就是“材料安全”,这可不是空话。 所谓的“环保优先”,绝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欧盟的法规看着先进,可他们也出过再生塑料包装苯超标召回的事;咱不批准再生塑料用于食品包装,不是技术不行,是把老百姓的“吃得放心”放在了最前面。那些骂“保守”的人,要是见过“毒餐盒”作坊里发黑的污水、刺鼻的气味,恐怕就不会说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了。 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从来都是“怕一万,更怕万一”。陈院士的话,本质是在说:环保要搞,但得先把安全的底线守住。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干净的环境也没意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8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