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击荷兰没收资产后,德国女部长恼羞成怒: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凯瑟琳娜·

真实安德烈 2025-10-30 00:52:05

中方反击荷兰没收资产后,德国女部长恼羞成怒: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凯瑟琳娜·赖歇明确表示不会抗议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国有化,却称中方“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显然,包括德国和荷兰在内的西方列强,还是沉浸在西方列强高高在上的陈旧思维习惯里。 闻泰科技曾斥330亿收购荷兰安世半导体,这是中国半导体最大海外收购案。中方本想共赢,却遭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联合外籍高管、本地法庭夺控制权——中方申请延期审理被秒拒,荷兰法院文件显示,美方早要求换安世中方CEO,还设“穿透规则”扩大对中企子公司管制。 要知安世原是恩智浦边缘烂摊子,靠中方资金与中国新能源市场才盘活,2024年营收147亿元、毛利率37.47%,全球市占5.2%,细分品类常居全球出货第一。 荷兰这波操作,纯属是忘了谁给的饭吃,中方当然不能吃这个亏,反击的招儿一下就打到了要害。 安世真正的命脉,80%的芯片产能全在中国境内,中方直接宣布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禁止特定元器件出口,还加强了稀土管控,而稀土恰恰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 并且安世中国直接给所有客户发了邮件,说荷兰总部散布不实信息,自己要独立运营,而且以后供货只收人民币。 这一下就把荷兰抢来的总部变成了空壳子,除了几个高管和一堆文件,啥实际控制权都没有。 要知道,全球86%的企业都从安世中国的生产基地采购芯片,宝马、大众这些欧洲车企更是离不了它的货,有些芯片根本找不到替代品,安世一断供,欧洲汽车生产线就得停摆。 荷兰本以为抢了公司能拿捏别人,结果到手没几天就发现,没有中国的产能和技术,自己手里的安世连货都出不了,之前保住的上千个就业岗位眼看就要没了,每年能收的税收也跟着缩水,这买卖算下来血亏。 这时候德国女部长凯瑟琳娜·赖歇跳出来喊“要狠狠地打击中方”,还说不抗议荷兰的国有化,纯属是没算清自家的账。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早就发了警告,安世断供可能导致“生产大规模停滞”,大众汽车自己都承认工厂很快就要停工了。 要知道大众早就直接从安世这类半导体厂商手里采购芯片,就是为了稳住供应链,现在安世出了问题,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它。 德国制造业本来就靠着汽车产业撑着,这供应链一断,可不是少赚点钱的事,是成千上万人的饭碗要出问题。 之前乌克兰就干过一模一样的蠢事,当年中国天骄集团要收购马达西奇,都快成了结果乌克兰在美国撺掇下撕毁合同,把公司国有化,还冻结了中方资金。 最后中方直接告到海牙仲裁,要赔45亿美元,虽然乌克兰现在没钱赔,但它经济本来就差,失去中企投资后更是雪上加霜,成了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 荷兰现在走的就是乌克兰的老路,只不过摊子更大,牵扯的产业链更广。没过多久荷兰就撑不住了,经济大臣主动给中国商务部部长打电话,说要找“建设性方案”,欧盟也急着下场调和,贸易委员专门跟中方视频会谈,说愿意帮着沟通,本质上就是26个欧盟国家一起求中方高抬贵手。 毕竟谁也不想跟着荷兰一起倒霉,汽车产业停摆的代价,没有哪个欧洲国家扛得住。 荷兰抢来的不过是个空壳子,没有中国产能支撑,客户跑光了,上千员工的饭碗悬了,每年少缴的税收都是实打实的损失,这哪是捡宝贝,分明是抱了个烧红的烙铁。 德国跟着瞎嚷嚷,最后只会让自己的制造业买单,等大众的生产线真停了,汽车工人的抗议声传到赖歇耳朵里,她恐怕就不会喊着“打击中方”,而是得催着荷兰赶紧把资产还回去换供应链稳定了。 这种还把自己当“列强”的陈旧思维,在全球化的今天早就行不通了。 现在的产业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安世的案子已经说明,靠抢靠压的老套路,最后烧到的只会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商业合作讲的是契约精神,不是谁拳头硬谁说了算,毕竟现在的世界,谁也离不开谁的供应链,砸别人的碗,最终只会破了自己的锅。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真实安德烈

真实安德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