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正式宣布了! 10月29日,中粮集团宣布采购 18万吨美国大豆,12月和明年 1月装运, 这是中国数月来首次采购美国大豆! 这消息一下就把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推到15个月新高,美国农民总算松了口气。 刷到这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这哪是买豆子,分明是中美经贸博弈的“信号弹”。要知道就在上个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还是零,这种“断流”景象是二十多年来首次出现,美国仓库里的豆子都快堆到天花板了。 美国豆农是真扛不住了。我前阵子刷到美国农户的哭诉视频,有人把这辈子种得最好的大豆往地上撒,直言“关税战毁了一切”。种子化肥成本涨了三成,大豆价格却跌了40%,今年农场破产数硬生生涨了55%,不少人只能卖掉传了三代的农机度日。 但别真以为这18万吨能救市,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中国每年要进口近亿吨大豆,18万吨连1%都不到,说白了就是“给颗糖但不给饱”。这种规模的采购,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更像是对美方的一次“诚意测试”。 为啥偏偏选在这时候买?我查了下港口数据,现在美国大豆到岸成本3781元/吨,比巴西大豆便宜162元。对油厂来说,这是实打实的利润空间,完全是商业理性选择,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更巧的是时机。采购前几天,中美刚在吉隆坡谈完经贸,美方松口说不加新关税,中方立马回了个订单。这节奏拿捏得太准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买豆子只是表象,实质是贸易谈判的精准回应。 美国那边的压力其实藏不住。大豆主产区是共和党的“铁票仓”,农民怨声载道,连当地议员都公开放话要撤回支持。这18万吨订单刚好给了美方台阶,也能暂时安抚民心,算是给接下来的会晤铺了路。 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早不是没选择的一方了。我做农产品分析这些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进口来源地的变化——2017年美国还占我们34%的市场份额,2024年就跌到22%,巴西却涨到了71.1%。我们在巴西建化肥厂、修铁路,从种植到运输全链条把控,供应链根本不怕卡脖子。 这底气还来自国内储备。现在咱们大豆储备有4500万吨,国产豆产量连续三年超2000万吨。我跟粮食系统的朋友聊过,就算短期不进口,储备也能撑大半年,采购权完全攥在自己手里 。 说句实在的,美国想抢回当年的份额太难了。他们用中国的大豆种质资源发展出产业,现在又想靠关税拿捏我们,早把“合作共赢”的道理抛到脑后。如今中国有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多路备选,美国大豆的不可替代性早就没了。 后续怎么走,全看美方表现。要是真能减免不合理关税、信守承诺,订单或许能多些;要是还搞小动作,我们转头就能找巴西加单,急的还是美国农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