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昨天,即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驾鹤西去,挥手告别江湖。金庸先生今年已经101岁了。 但是,7年来,江湖中虽不再有他,但他的故事和书,以及对他的各种怀念和解读,始终热度不断。 这大概就是我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依旧有我的传说吧? 有人继续拍他的武侠影视剧,有人继续出演他笔下的角色;有人第一次捧起他的书,有人把烂熟于心的小说又拿出来重读。 有人通过各种角度解读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有人想诋毁金庸来证明自己的理论和观点; 有人看完金庸的小说,开始喜欢易经中的阴阳五行了,也有人开始试着自己写武侠玄幻小说了; 金庸先生通过他的书,影响了很多人,影响了几代人。 香港自1958年就开始拍金庸剧,此后港台、大陆乃至新加坡越南等地都翻拍过无数次金庸的作品,因金庸剧诞生了无数的大小明星。 这种热度,大概只有黄飞鸿系列影片的翻拍率可以媲美吧? 我是从80年代第一次在《通俗小说报》上看到了雪山飞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喜欢乔峰胡斐的豪迈磊落,也喜欢郭靖的憨厚,韦爵爷的狡黠。 我动情蓉儿的冰雪聪明,小龙女的清冷静雅,犹记阿朱去世时的肝肠寸断。 大概在5年前,我也开始在金庸的小说中进行各种角度的解读,寻找关于人性、权力和感情的心得,尤其在今年连续写了几个月,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非常希望与您交流。
三国中蜀汉的4大“犟臣”...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