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美国特意做了一个轰动全球的实验,把4男4女关在一起两年,再次打开房门,里边的情况直接让无数人傻眼了。 这个实验叫“生物圈2号”。这个巨型玻璃房子建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占地超过1.3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俩足球场那么大。 里面模拟了地球上的多种生态环境,比如热带雨林、小海洋、沼泽、沙漠和草原,还搬进去了大约4000种动植物。整个地方是封闭的,只让阳光透进来,目标是实现内部空气、水和食物的完全循环。 实验的启动相当轰动。1991年9月26日,在全球媒体的聚焦下,八人穿着统一的制服,挥手告别后走进了这个玻璃宫殿。 气密门一关,他们就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按计划,他们得自己种地养活自己,粮食、蔬菜、水果都得靠自己动手。里面还养了鸡、羊、猪什么的,希望能提供蛋、奶和肉食。 除了干农活,他们还得做科研,记录各种数据,甚至自己磨面粉、做面包。开头几个月,一切看起来还挺顺利,他们甚至每周五晚上搞“文化之夜”来活跃气氛。 可惜好景不长,麻烦很快就找上门了。食物短缺成了第一个大问题。或许是由于光照不足或种植技术问题,农作物产量远不如预期。 第一年,这八个人就一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体重全都往下掉,只好动用之前带进来的种子和应急粮食来勉强撑住。 虽然第二年农产品多了点,体重有所回升,但整个实验期间,自己种的食物大概只占了他们总消耗的83%。也就是说,完全自给自足根本没能实现。 更吓人的是空气出了大问题。实验开始没多久,内部的氧气浓度就莫名其妙地往下掉,从最初的21%一路降到了14%,这差不多相当于海拔4000多米高原的含氧量。 在这种环境下,实验人员开始出现疲劳、失眠甚至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二氧化碳浓度也失控了,高的时候能达到正常大气水平的十多倍。 人们后来分析,可能是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消耗了太多氧气,而混凝土墙壁又吸收了不少二氧化碳,把循环给打破了。 眼看里面的人就要缺氧,外界管理团队只好在1993年1月和8月两次从外面输入纯氧。这个神操作等于公开承认:这个封闭生态系统自己根本玩不转。 生态链也崩得一塌糊涂。设计者虽然精心挑选了几千个物种,但生物关系完全失调了。授粉昆虫几乎死光了,导致很多植物只开花不结果。 25种脊椎动物中有19种彻底消失,比如蜂鸟和蜜蜂都没了。相反,蟑螂和蚂蚁这些家伙却疯狂繁殖,成了里面的优势物种,甚至部分承担起了授粉的任务。因为没有足够的动物来吃植物,枯枝落叶堆积如山,分解者忙不过来,物质循环基本卡壳。人造海洋变酸了,降雨也失控,真是乱成一锅粥。 除了环境糟心,人的问题也爆发了。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八个人的小团体很快分裂了。据说他们分成了两派,互相不说话,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虽然实验前都经过层层选拔和训练,但长期关在一起的压抑感,加上饿肚子、缺氧这些生理折磨,让每个人的精神都绷得特别紧。这还没完,实验开始才十天,就有一位成员不小心被机器切断了指尖,不得不临时出去救治,这又打破了“完全封闭”的设定。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尽管困难重重,实验人员还是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他们想了不少办法来改善处境。比如,有人设计出垂直水培系统,利用立体空间来增加食物产量。还有人发现某些微生物在低氧环境下能产生氧气,并尝试改进水循环系统。 但很遗憾,这些局部修补根本无法扭转整个大局的崩溃。1993年9月,原定两年的实验在进行了整整21个月后,以8名人提前撤离而告终。1994年还进行了第二次尝试,但仅仅坚持了六个月,就因为内部管理纠纷和外界压力等原因,彻底失败了。 生物圈2号这个项目,前后花了将近2亿美元,结果却让所有人傻眼了。它用事实告诉我们,地球这个庞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实在太复杂、太精妙了。人 类想靠现有技术复制一个,根本做不到。这个实验虽然失败了,但它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深远的。它提醒我们,地球生物圈(也就是“生物圈1号”)才是人类目前唯一能依赖的维生系统。它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后果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控制和修复能力。 这个项目后来被亚利桑那大学接手,主要用于生态研究和公众科普。而我们,更应该从这次昂贵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好好珍惜和保护我们唯一的、美丽的蓝色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