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央行、证监会联合发文,做好准备,下周市场将迎来新变化? 这几天股市下跌得比较快,沪指直接跌破了4000点,很多人开始说市场崩盘了,但如果仔细看盘面,情况其实不一样,大盘指数往下走,但上涨的股票数量反而增加了,消费板块和医药板块没有跟着跌,还往上走了一段,新能源和科技股却趴着不动,这说明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抛售股票,而是有资金在换地方布局,高价位股票估值偏贵,投资者开始转向价格更合理、分红更稳定的品种。 央行和证监会最近没有发布救市声明,但在一本名为《“十五五”规划辅导读本》的书里发表了两篇文章,文章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稳市”,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让市场放心的意思,央行表示已准备好运用多种工具应对市场波动,意思是资金储备充足、随时可以动用,证监会则更具体地提出,要引导保险资金、基金等长期资金留在市场,以往基金主要比拼短期排名,现在调整为考核三年期业绩,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比例也从原来的7%提高到12%,这些资金进入市场不是短期投机,而是为了长期布局。 从技术上看,3930点是周线支撑位,过去几个月的每次回调都在这个位置止住,更关键的是那条黄色趋势线现在处在3833点,从年初到现在一直没被跌破过,有人提到如果跌破3800点,机构会自动减仓并引发连锁下跌,但实际情况是当前并没有理由让这种情况发生,基本面保持稳定,政策方向没有转变,流动性也没有收紧,主力资金没有必要通过砸盘来收集筹码,他们只是想洗掉那些追高进场的散户。 这次资金转向消费和医药板块,不是突然决定的,从九月下旬开始,医保集采政策有所放松,消费数据也连续两个月比预期更好,同时机构在这些板块的仓位仍然很低,还没有大规模进场,市场现在不再追逐概念炒作,比如人工智能或新能源的热度,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和分红水平,医药出口和消费复苏这两个方向,虽然听起来不那么吸引人,但确实更为稳妥可靠。 现在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资本市场被重新定位为"资金蓄水池",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抽象,其实就是国家希望股市能够容纳更多长期资金,不要总是追逐短期波动,回顾2019年推出科创板,2023年提出"中特估"理念,背后的思路其实一脉相承,政策不会坐视股市持续下跌,但也不会放任市场过度炒作,当前的市场调整,更像是从依赖政策推动转向依靠企业自身价值的过渡阶段,这个过程难免会让人感到不适应,但也是市场发展必须经历的转变。 很多人把“震荡”这个词想得太简单,震荡不是下跌,也不是恐慌,它是市场自己在调整,把不合理的估值去掉,把该留的资金留下来,大家现在看到指数在跌,其实背后是结构在重组,高估值的泡沫被挤掉,低估值的价值慢慢显现出来,这不是崩塌,这是换血。 政策层没有公开表态,不代表没有采取措施,他们采取的是制度层面的安排,而不是空喊口号,比如延长基金的考核周期,推动保险公司增加股票配置,这些都是低调实施的托底手段,市场情绪容易受到干扰,但资金流向不会说谎,消费和医药板块上涨,科技和新能源板块下跌,这说明精明资金已经在寻找新的方向。 我注意到一个情况,市场越是喊着"不行了"的时候,反而有资金在悄悄买入,这次也是一样,虽然指数跌破四千点,但成交量没有减少,北向资金也没有大量流出,这说明不是所有人都在抛售,有人在趁机捡便宜,真正的底部从来不是靠喊出来的,而是资金用实际行动走出来的。 当前市场看似下跌,实际上正在调整结构,政策没有急于救市,是因为决策者清楚真正问题不在于指数高低,而在于资金流向,只要资金愿意长期留在市场,指数自然会回升,关键在于投资者能否坚持度过这段调整期,等到结构调整完成后再进场。
A股:央行、证监会联合发文,做好准备,下周市场将迎来新变化? 这几天股市下跌得
西的柚子
2025-11-01 00:21: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