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民要系好安全带,主力转向了,下周一将迎来更大的动作? 最近几天股市不太平静,上证指数从四千点以上跌下来,最低到了三千九百四十点左右,大家开始以为只是小幅调整,结果连续两天都是低开低走,成交量也大幅缩减,比之前少了将近一半,没有利空消息出现,政策也没有变化,可市场就是表现疲软,这说明不是外部力量在抛售,而是市场自身在进行调整。 科技股这几天跌得厉害,电池和AI硬件这些热门板块带头下跌,机构手里的股票也开始松动,有些大基金悄悄调整仓位,消费板块和医药板块反而走势平稳,中药和创新药这些领域还能逆势上涨,这不是偶然现象,是资金在转移方向,以前追逐高涨幅炒作概念的那批人,现在转向寻找业绩稳定风险较低的板块进行布局。 很多人还在盯着4000点这个位置,觉得指数跌穿它就像天要塌下来一样,其实这个点位本身没有太多玄机,更多是心理层面的一个关口,过去两个月市场一直横盘震荡,主力资金早就利用成交量低迷的阶段完成洗盘,把那些浮动筹码清理得差不多了,现在指数回踩一下,属于正常的技术调整,不必过度紧张,投资者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几个关键信号:5日均线能否重新站稳,3940点附近能否形成有效支撑走出双底形态,以及高位股是否出现放量大跌,如果只是缓慢阴跌,就说明市场情绪还没有失控。 政策层面一直保持稳定,如果市场真的跌破3850点的60日均线,国家队和保险资金大概率会进场支撑,历史经验表明这类力量多次有效防止市场失控,部分散户仍然对2021年4000点行情抱有期待,但当前市场结构已经转变,量化基金、公募机构和北向资金成为主导力量,这些投资者更关注数据变化和板块轮动,而非执着于某个具体点位的得失,过度纠结整数关口反而容易导致操作失误。 医药板块最近很热闹,医药ETF在三天内净流入的资金超过15亿元,电池板块却持续有资金外流,净流出超过40亿元,这个情况显示机构正在重新判断哪些行业更值得投入,政策支持明确的领域,比如创新药和中药,机构愿意增加持仓,技术路线还不够清晰的领域,比如某些电池新技术,机构就先撤出资金保持观望,消费数据也表现不错,中秋和国庆假期消费总额增长8.2%,港股市场的消费龙头公司也在回升,外资似乎有回流迹象,这对内需相关行业是一个积极信号。 我注意到券商报告里提到,10月28日那天,好几家私募机构都提高了防御性板块的配置比例,这个时间点和市场调整几乎同步,说明这些举动不是临时决定,而是提前准备好的,这种有计划的回调其实比突然崩盘要健康很多,市场不怕下跌,怕的是混乱无序的下跌,现在虽然看起来情况紧张,但资金在有序流动,反而说明整个结构正在优化。 下周如果上证指数再跌破3900点,同时成交额一直低于6000亿元,投资者就需要多加留意,高估值的科技类股票如果引发资金紧张,可能会拖累其他板块跟着下跌,但目前还没出现这种情况的迹象,当前市场还是以震荡为主,各个板块之间轮动上涨,并不算趋势反转,不用听信那些喊“牛市结束”或“马上大涨”的说法,市场并没有那么夸张,只要看清楚资金往哪些方向流动,就能知道该跟随哪个方向去操作。 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不适合割肉离场,也不适合盲目跟风抄底,关键在于投资者手中持有的具体标的,如果投资者买入的是前期追高买入的科技类股票,可以考虑趁着市场反弹适当减少仓位,如果投资者持有的是消费、医药这类有实际业绩支撑的板块,可以继续持有一段时间,市场不会一直上涨,也不会持续下跌,重点在于投资者能否看清资金流动的方向。
A股:股民要系好安全带,主力转向了,下周一将迎来更大的动作? 最近几天股市不太
西的柚子
2025-11-01 00:21: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