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科技似乎停滞了?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西方科技停滞了,是除了中美外,都瞎

梵西之花 2025-11-01 15:25:32

为什么西方科技似乎停滞了?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西方科技停滞了,是除了中美外,都瞎火了。现在科技太烧钱了。空间站、材料,光大规模科技实验室就七八个,再加上各类科研人员,人力物力已经不是小国体量能搞定的了,这还是材料。 说西方科技停滞了其实是误会,真实情况是除了中国和美国,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基本都“瞎火”了,根本原因就是现在搞高科技太烧钱,人力物力的投入早就不是普通国家能扛得住的。就像盖房子,以前盖个小平房随便找几个人就行,现在要盖超高层摩天大楼,得有巨型起重机、专业设计团队,还得持续维护,小国那点家底根本不够看。 航天领域最能说明问题,国际空间站当初凑了16个国家一起出钱出力,前前后后花了快2000亿美元才建起来,这还只是初期投入。建成后每年的维护费就得30多亿美元,欧洲那些国家一开始还能跟着凑钱,时间长了就扛不住了。比如欧洲航天局每年给空间站的投入占总预算的五分之一,可近些年欧洲经济不景气,不少国家都想缩减开支,连承诺的资金都经常拖拖拉拉。反观中美,中国自己建的空间站,2023年政府科技预算就有26.5万亿日元,比美国还多,想投多少就投多少,根本不用看别人脸色;美国更是每年光企业研发投入就有69.2万亿日元,空间站维护费对他们来说不算大负担。 再看半导体这个高科技核心领域,现在建个最先进的2nm芯片工厂,投资最少得250亿美元,多的能到500亿美元,相当于很多中小国家一年的GDP总和。日本搞了个叫Rapidus的公司想做2nm芯片,8家日本大企业凑了73亿日元,连零头都不够,最后全靠政府给补贴,已经砸进去9200亿日元了,可要实现量产还得5万亿日元,愁得企业负责人天天找钱。欧洲更难,建个晶圆厂光审批和施工就得34个月,比中国台湾慢了快一年半,成本还高了一倍,劳动力和监管成本把利润都吃光了。而中美根本不愁钱,台积电在高雄建2nm厂投了460亿美元,中国国家大基金一下就给中芯国际注资2000多亿元人民币,美国苹果公司一年研发投入就涨了13.3%,这力度其他国家想都不敢想。 生物医药领域更是烧钱无底洞,研发一种新药平均要花31.3亿欧元,还得等12年,10000种实验物质里可能就1种能成功。欧洲制药业2024年投了550亿欧元研发,看着不少,可分摊到几十个国家手里就没多少了,而且新药卖出去66.9%的收入都在美国,欧洲自己赚不到钱,后续投入自然跟不上。美国光前50名研发企业里就有238家是药企,占了全球一半多,中国药企这几年也冲上来了,从13家涨到63家,可欧洲除了英国能投101.8亿欧元,其他国家连单个新药的研发成本都凑不齐。 从研发投入的整体数据看更明显,全球前200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里,美国占了42.3%,中国占17.1%,而整个欧洲加起来才18.7%,日本只有8.3%。全球研发前50名的企业里,美国有22家,中国有5家,欧洲才11家,而且欧洲企业主要靠汽车行业撑着,在ICT软件领域美国占了70%的投入,欧洲根本插不上手。日本更可惜,以前科技挺强,可2022年研发经费才9600亿元人民币,连美国的八分之一都不到,现在Top1%的论文数都掉到第12位了,慢慢跟不上了。 说到底,现在的高科技就像打大仗,得有源源不断的钱和人往里填,建一个实验室、养一支科研团队、扛一次失败的研发,都得靠国家实力兜底。中美就像两个财力雄厚的巨头,能持续砸钱搞研发,而其他国家要么凑不出钱,要么凑钱后意见不统一,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撑不住了。所以不是西方科技停滞了,是除了中美,其他国家实在没能力玩得起这种烧钱的高科技游戏了,自然就显得“瞎火”了。

0 阅读:0
梵西之花

梵西之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