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个国家,再从李光耀开始就养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这么一个500平

梵西之花 2025-11-02 10:25:38

新加坡这个国家,再从李光耀开始就养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这么一个500平方公里微不足道的地方,养成了对其他大国以及世界形势,指指点点的毛病。 说穿了,这地方既没矿产,又缺淡水,连吃的都得靠进口,当年刚独立时还被周边国家排挤,要是不天天找点存在感,早就被世界忘到脑后去了。 新加坡的底子薄得可怜,全国连一块像样的矿产都没有,人均水资源只有211立方米,排在世界倒数第二,建国头几十年90%的淡水都得从马来西亚进口,直到搞出“新生水”技术,自给率也才刚过30%。粮食更不用说,大米、蔬菜几乎全靠从泰国、越南运过来,连菜市场的猪肉都得从澳大利亚进口。1965年刚从马来西亚分出来时,周边全是马来人为主的国家,把它当成“东南亚的以色列”,经济上除了靠马六甲海峡做点转口生意,啥家底都没有。就是这么个先天不足的地方,却偏偏要在国际上刷存在感,不然真怕哪天被邻居或大国给忽略了。 李光耀就是这习惯的始作俑者,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新加坡太小,光靠自己根本站不住脚,必须让大国注意到自己。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频繁访华,跟好几代中国领导人会面,还写了本《李光耀观天下》,大谈中国发展,说“中国有自己的方式”,连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都得找他打听中国的情况,借着解析中国,新加坡一下子在东西方之间有了话语权。冷战时更精明,美国在东南亚占优势,他就欢迎苏联来平衡;美国要从越南撤军,他又赶紧支持美国政策,怕苏联独占空间,靠着这种在大国间“找平衡”的表态,硬是让没人在意的小地方成了焦点。 到了李显龙、黄循财这几代,这毛病更是变本加厉,明明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也非要插一嘴。俄乌冲突跟东南亚没半点关系,2024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新加坡偏偏不邀请俄罗斯,反倒把乌克兰总统请过来发言,借着别人的战争给自己的会议撑场面,一下子吸引了45个国家的目光,明明是亚洲安全峰会,却硬把欧洲的事扯进来。南海问题更离谱,新加坡根本不是主权声索国,却在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跳出来说结果“强而有力”,还单独发表声明指责中国,就为了借着中美博弈刷存在感,让美国觉得它有利用价值。 这些年新加坡更是把“指指点点”当成了生存手段,经济上靠中国吃饭,2023年中新贸易额占了它外贸的一大块,中国货占了新加坡转口贸易的一半以上,每年光给它的海运业就贡献7%的GDP,养活17万人;安全上却靠美国撑腰,允许美国军舰驻在樟宜基地,转头就对中美关系指手画脚。黄循财去年直接警告特朗普,说中美矛盾激化会有“灾难性后果”,好像自己能调停大国争端似的;李显龙更是天天念叨“大国不能独霸东南亚”,其实就是怕自己被边缘化。 说到底,新加坡的这点小算盘太明白不过了,自己没实力,又怕被世界遗忘,就只能靠对大国和国际形势指指点点刷存在感。国土小、资源缺,要是安安静静待着,别说影响世界了,可能连周边国家都懒得理它。靠着李光耀传下来的这套办法,新加坡确实让自己成了“国际名人”,每年办香格里拉对话会,40多个国家的代表挤着来,连美国防长都得听它安排。可再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它小国的本质,那些看似“高瞻远瞩”的表态,说到底都是为了活下去——毕竟在大国环伺的夹缝里,不喊两声、不插两嘴,真有可能哪天就被彻底忽略了。这种习惯好不好另说,但对新加坡来讲,大概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它天生就没多少存在感呢。

0 阅读:0
梵西之花

梵西之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