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焦虑了:表示:“海燕”巡航导弹试射成功后,没有收到任何通过外交途径的官方

今日晴空 2025-11-02 11:20:41

拉夫罗夫焦虑了:表示:“海燕”巡航导弹试射成功后,没有收到任何通过外交途径的官方回应,大家都安静了。 这事确实透着古怪。俄罗斯高调试射新型导弹,西方国家却集体保持沉默。拉夫罗夫在明斯克安全会议上直言不讳地说出了他的困惑。 "海燕"导弹的性能确实惊人。它在10月21日连续飞行约15小时,航程超过1.4万公里。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时特别强调,导弹成功验证了规避反导系统的能力。 选择此时试射绝非偶然。北约"坚定正午"核演习在10月13日至22日举行,俄方选在21日试射"海燕",明显是对北约演习的强势回应。 美国前陆军军官分析认为,"海燕"能在空中持续飞行16小时以上,要防御它,美国就必须建立覆盖全境的防御网,这将使成本大幅上升。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抱怨俄方试射"不合时宜",认为俄罗斯应该先结束俄乌冲突。但美方也已采取反制措施,在俄海岸附近部署了核潜艇。 克里姆林宫试图给局势降温。佩斯科夫表示试验不应影响俄美关系,强调俄罗斯仍致力于保障国家安全。这话说得颇为耐人寻味。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赶紧补充,称俄方始终遵守与美国达成的各项军控协议。这种急于表态的姿态,反而显得不太自然。 "海燕"的出现直接挑战了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被寄予厚望的"金穹"系统,在核动力巡航导弹面前可能形同虚设。 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6年2月到期。俄罗斯选择此时展示"海燕",无疑是在向美国施压,为后续谈判增加筹码。 拉夫罗夫所说的"大家都安静了",恰恰暴露出西方的不知所措。他们需要时间重新评估战略平衡,制定相应对策。 莫斯科市民对此反应复杂。一位大学教师说,电视上天天播放导弹新闻,但超市里的进口商品越来越少,物价持续上涨。 退休工程师伊万诺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造一枚"海燕"导弹的费用,足以在莫斯科郊区兴建十所现代化学校。他说:"再先进的武器也不能当饭吃。" 俄罗斯计划在明年进行两次试射,希望尽快让这款导弹服役。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加速升级其反导系统,新一轮军备竞赛若隐若现。 历史经验表明,军备竞赛从未带来持久安全。相反,它只会加剧紧张局势,让世界变得更加危险。眼下最需要的,是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0 阅读:0
今日晴空

今日晴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