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再选择心善!”10月25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全境的轰炸,一个重大特点就是,俄军动用了新式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据称是伊斯坎德尔-1000弹道导弹,轰炸了乌克兰基辅市,其中,基辅无线电厂、基辅6号热电厂爆炸和燃烧最为猛烈,基本被俄军导弹彻底炸毁了。 这轮轰炸根本不是突发的冲动之举,根子全在西方和乌克兰最近的动作太过分,等于直接把挑衅送到了俄罗斯眼前。就在轰炸前几天,10月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刚跑到白宫见了特朗普,虽然没明说要到多少援助,但明眼人都知道,他此行的核心就是要防空系统和能打远程目标的“战斧”巡航导弹,会后还特意强调“和美国在无人机合作、安全保障上达成了共识”,说白了就是在求更多杀器。不光总统亲自出面,乌克兰总理还带着代表团在美国各地奔走,专门对接军火商,想把防空导弹、远程火炮的供应合同敲定,一副要把冲突升级到底的架势。 西方那边更是没闲着,欧盟虽然内部有分歧,但26个成员国拧成一股绳要给乌克兰撑腰。他们不仅送来了大批无人机干扰器、装甲车辆,还在凑一笔专项资金,一部分帮乌克兰民众过冬,更关键的是另一部分直接拨给了乌克兰的军工企业,让他们能日夜赶造炮弹和无人机。英国更直接,宣布拿出16亿英镑的出口融资,帮乌克兰买5000枚防空导弹,这些导弹还特意安排在英国本土生产,就是为了尽快送到前线。法国也跟着加码,总统马克龙下令加速对乌军事援助,生怕乌克兰的武器库跟不上消耗。 更让俄罗斯无法容忍的是,乌克兰拿到西方援助后越来越大胆,10月21日刚用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偷袭了俄罗斯布良斯克的化工厂和斯摩棱斯克热电厂,导致当地电力供应中断,还炸死了不少平民。这种把战火引向俄本土的行为,彻底触碰了普京的底线,也让俄军下定决心拿出压箱底的武器反击。 这次亮相的伊斯坎德尔-1000可不是以前的老型号,它比俄军常用的伊斯坎德尔-M射程翻了一倍,常规弹头状态下能打1000公里,要是换核弹头能打到1300公里,从俄罗斯边境发射,几乎能覆盖整个东欧。更厉害的是它的精度,用惯导加卫星导航,还能靠图像匹配锁定目标,打出去误差不超过30米,想炸哪就炸哪。为了对付西方给乌克兰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它还特意升级了突防能力,飞行中能随便变轨,还能释放诱饵弹,乌克兰的防空雷达根本分不清哪个是真导弹哪个是假目标。10月25日凌晨3点50分,基辅的防空警报刚拉响,这型导弹就已经砸了下来,乌军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目标被炸毁。 除了新式导弹,俄军还搭配了62架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伊朗小摩托”,形成了“导弹敲重点、无人机扫外围”的组合拳。乌克兰空军后来声称击落了4枚导弹和50架无人机,但谁都知道这是在遮丑,基辅右岸城区的弹坑、烧得只剩框架的厂房,还有紧急断电的居民区,都在说明打击有多精准。这次轰炸不光打了基辅,赫尔松、哈尔科夫、切尔尼戈夫这些地方也遭到了滑翔制导炸弹和远程火箭弹的袭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工业设施几乎被夷为平地。 被炸毁的基辅无线电厂可不是普通工厂,它一直偷偷给乌军生产无人机零部件和通讯设备,是乌克兰军工体系的重要节点;6号热电厂则是基辅的能源命脉,负责给大半个首都供电供暖,这两个目标一毁,直接掐断了乌克兰的“武器零件供应线”和“民生生命线”。更狠的是,这已经不是俄军第一次炸能源设施了,10月10日和21日的两轮轰炸已经让乌克兰55%到60%的天然气基础设施报废,这次再补刀,基辅市民这个冬天怕是要在黑暗和寒冷中度过了。 西方看到这架势也慌了神,美国财政部赶紧出来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想逼俄罗斯停手,可俄军根本没当回事,10月30日又发动了新一轮轰炸,一口气打了61枚导弹,连“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都用上了,目标还是电力和能源系统。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更是直接亮出“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了15个小时,飞了14000公里,就是在告诉西方:再拱火,后果自负。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普京之前的克制根本不是怕了,只是不想把事情闹大。可乌克兰和西方得寸进尺,一边要武器要援助,一边偷袭俄本土,等于把“豺狼”的獠牙亮到了眼前。这次动用伊斯坎德尔-1000就是最直接的回应,既炸掉了乌克兰的关键设施,又展示了俄罗斯的新武器实力,等于给西方和乌克兰划下了红线。从10月25日之后,乌克兰再求援助就没那么顺利了,连特朗普都公开说“是时候停止杀戮、达成协议了”,显然是被俄军的硬实力震慑住了。这场轰炸用事实说明,谁把俄罗斯逼到墙角,谁就得承受雷霆反击,普京的“心善”从来都是给懂分寸的人留的,面对步步紧逼的挑衅,猎枪从来不会缺席。
“普京不再选择心善!”10月25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全境的轰炸,一个重大特点就是
梵西之花
2025-11-03 12:26: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