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直播间里出了件让人直冒火的事儿——有商家卖“五稂液”冒充五粮液,168块钱6瓶还包邮,结果买家收到货一看,瓶身印着“五稂液”,商标图案歪歪扭扭,酒液透着股怪味。更离谱的是,这些酒根本不是用粮食酿的,全是食用酒精勾兑,加点冰糖调成老酒的颜色,瓶身上还印着“20060508”这种数字,假装是放了十几年的陈酿。有商家甚至大放厥词:“一个消费者骗一下子就够了,中国14亿人呢!”这话听着扎心,可背后是条黑心产业链在作怪。 这些“擦边酒”的套路,说白了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比如“五稂液”和五粮液就差一个字,“稂”是田里的杂草,专抢庄稼的营养,这不就跟直播间里的假酒一样?专门坑那些不懂行的消费者。还有“刘南舂”冒充剑南春,名字差得离谱,可架不住有人图便宜。更狠的是,这些酒连酿都不酿,直接用食用酒精兑水,加点焦糖色素调成琥珀色,再撒点冰糖假装“陈年老酒”,成本不到4块钱一斤,卖出去却能翻几十倍。 为啥这种假酒能横行?说到底就俩字:利益。五粮液这种高端酒,市场溢价高,一瓶真酒能卖上千,假酒成本才几块钱,卖一瓶顶卖一百瓶真酒。再加上直播间流量大,商家随便编个“厂家直销”“清仓处理”的幌子,就能把假酒当宝贝卖。更气人的是,有些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不严,甚至帮着遮掩——比如用“付费推广”把假货推到首页,消费者一搜“五粮液”,出来的全是“五稂液”“五良液”这种擦边货。 可这假酒坑的是谁?首先是消费者。之前有位大爷喝了假五粮液,当天就头晕呕吐,送到医院一查,是酒精中毒。更麻烦的是,假酒里可能加了工业酒精,喝多了能致盲、致死。其次是品牌方。五粮液花了上百年攒的口碑,被这些假酒一搞,消费者分不清真假,干脆不买账了。最后是整个白酒行业。正规酒厂酿一瓶真酒,要选好粮、用老窖、存够年份,成本高、周期长,可假酒随便勾兑就能卖,倒逼着好酒厂也降价,最后“劣币驱逐良币”,整个市场都烂了。 那咋办?得靠三方合力。监管部门得当“除草机”,把制假窝点一锅端,比如查查那些用工业酒精的厂子,该罚的罚,该抓的抓。平台得负起责,别光盯着流量,得审核商家资质,用技术监测假货,比如看到“五稂液”这种名字直接下架。消费者也得长点心,别贪小便宜,买酒选官方旗舰店,收到货先看防伪标识——真五粮液的瓶盖有激光编码,防伪标用紫光灯照会发光,扫码能跳转到会员中心。要是发现假酒,赶紧打12315举报。 说到这儿,突然想问:你买过“擦边酒”吗?是看价格便宜心动了,还是被直播间的“限时抢购”忽悠了?要是发现酒不对劲,你是选择自认倒霉,还是硬着头皮维权?评论区聊聊呗,说不定你的经历能帮别人躲过一坑! (事件来源:闪电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