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

千浅挽星星 2025-11-04 16:50:37

[微风]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6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建设成本上,中美两国起点完全不同,美国州际高速的主体框架在上世纪中叶就建好了,当时土地、人力、原材料成本都很低,而且美国平原多,施工难度小。   资金方面靠的是1956年确立的联邦与州政府9:1税收出资模式,不用靠市场化贷款,没有沉重的债务压力。   而中国高速建设是近几十年的“基建冲刺”,成本要高得多,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土地、人力成本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中国地形复杂,西南地区多崇山峻岭,架桥铺路每公里投资动辄上亿,川藏线上有些路段每公里造价甚至超过5亿元。   而且中国高速设计标准高,按“百年一遇”抗灾标准建设,再加上“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融资模式,截至2019年底债务就超6.15万亿元,每年的利息都是一笔大开支。   收入端的模式也截然不同,中国是“显性收费”,主要靠收费站收钱,2019年通行费收入近5938亿元,但这种模式受政策影响大,比如节假日免费通行,直接减少了路网公司的收入。   美国则是“隐性收费”,90%以上的高速不设收费站,但过路费藏在了燃油消费里,美国通过征收燃油税和车辆购置税,让用路成本和燃油消耗量挂钩。   美国汽车保有量超2.8亿辆,这套体系每年能带来数百亿美元的稳定收入,不仅够养护开支,还能有盈余,是种更隐蔽的“用路者付费”模式。   其实各国收费模式没有优劣,日本靠高通行费和商业化服务区盈利,德国靠公私合营创新,关键是适合本国情况。   最核心的是对高速“价值”的评估标准不同,单看财务报表,中国高速确实压力大,2019年近5938亿元的通行费,远不够覆盖8410亿元的本息和2378亿元的养护运营等费用,亏损很明显。   但要是放在国家战略的大框架下,结论就不一样了。   中国高速首先是重要的战略资产,像青藏高速这类路线,从财务上看亏损严重,但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上的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衡量。   其次,它是经济发展的引擎,高效的高速网络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每年能减少数千万吨碳排放;还能带动偏远地区发展,高速修通后,工厂、产业纷纷落地,有西南省份就借助高速实现了经济翻番。   更重要的是,建设高速积累的顶尖桥梁、隧道技术,成了中国的“无形资产”,对外输出时能赚取外汇,这是前期投入的间接回报。   另外,节假日免费通行、沿线绿化等举措,直接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感,这正是公共基础设施的核心意义。   说到底,中美高速的盈亏之争是“发展型基建”和“维护型基建”的区别,美国高速早已完成大规模建设,现在主要是维护。   中国则是靠当前的财务赤字,投资未来的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中国算的是长远的国家发展大账,用“养不起”来评判,显然忽略了高速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战略意义。   信源:环球网 美学者称应学中国建更多高速公路:中美基础设施上的差距使美国每年损失数千亿美元!

0 阅读:101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