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杜聿明重病,郭汝瑰前去探望:“你明知我是共产党,为什么不揭发我呢?”

兰亭说事 2025-11-05 13:58:42

1981年,杜聿明重病,郭汝瑰前去探望:“你明知我是共产党,为什么不揭发我呢?”杜聿明闻言,苦笑一声:“我揭发了,但蒋介石不信啊! 早在淮海战役打响前,杜聿明就觉得郭汝瑰不对劲。这位国防部作战厅厅长每次制定的计划都漂亮得像戏台本子,可执行起来全是坑。 就拿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来说,那时郭汝瑰已是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手握着全军的作战计划制定权,还是陈诚手下的“十三太保”,深得蒋介石信任。 当时蒋介石要围剿华东野战军,郭汝瑰递上去一份围剿方案,把整编七十四师的装备、部署、补给线全写得明明白白,蒋介石一看拍着桌子叫好,当即下令执行。 可在前线的杜聿明越琢磨越不对劲。这份计划看着漂亮,却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孤零零地顶在最前面,像块肥肉递到共军嘴边。 等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张灵甫战死的消息传到南京,杜聿明私下拉着副参谋长文强嘀咕:“这计划怎么看都像共军设的局?”那时候他还没敢直指郭汝瑰,只当是计划出了疏漏,可心里的疑疙瘩算是结下了。 他不是没试过找证据。有次抓到给郭汝瑰转送东西的王葆真,以为能撬开嘴,酷刑用尽,对方硬是一个字没吐露。无奈之下,杜聿明找到顶头上司顾祝同,直言“郭汝瑰有共谍嫌疑”,可顾祝同当场就骂他:“你别疑神疑鬼!郭厅长跟我多年,忠心着呢!” 1948年10月,淮海战役打响前,国防部定下“守江必守淮”的策略,郭汝瑰负责细化方案。这份还没下达到部队的绝密计划,当晚就被他通过地下党员任廉儒送到了华东野战军指挥部。 杜聿明在徐州剿总对着沙盘发愁,每次按国防部的命令调兵,总能精准撞上共军的埋伏。这年12月的军事会议上,郭汝瑰刚讲完撤退方案,杜聿明当场就打断了他,非要拉着蒋介石和顾祝同进小会议室密谈。 一进门,杜聿明就急着说:“委员长,郭小鬼肯定是共党!他一不好女色二不贪财,这作风根本不像咱们国民党的官!”没想到蒋介石脸一沉,劈头就骂:“你是说我国府官员都得贪腐才叫忠诚?” 杜聿明一下子语塞,他知道,在蒋介石眼里,郭汝瑰是淞沪会战里写过绝命书守阵地的猛将,又是陈诚举荐的人,这份“忠勇”早就刻在了老蒋心里。 更让杜聿明绝望的是,蒋介石后来还让蒋经国去查郭汝瑰。蒋经国突然登门,见郭家寒酸,桌上只有素菜,书桌上全是兵书笔记,回去就跟蒋介石说:“郭厅长两袖清风,是真干事的人。”这一下,郭汝瑰的地位更稳了。 后来杜聿明被俘,蒋介石在台湾还天天骂他“自作主张毁了全局”,压根没往郭汝瑰身上想。直到1949年12月,远在四川的郭汝瑰闹出了大动静——他早就按中共的指示,借着“作战失利”辞了作战厅厅长,主动要求下部队当军长,暗地里剪除了七十二军里的特务,把亲信安插到关键岗位,还从国防部要来了武器,把部队扩成了四川主力。 蒋介石见状,反倒嘉奖他“整顿有功”,升他为二十二兵团司令,让他指挥三个军加三个独立师,守大西南的门户。 可就在解放军逼近宜宾时,郭汝瑰召集全军将领,宣读了起义通电,带着一万三千多人投靠了共产党。这一下,蒋介石的西南防线彻底垮了。远在台北的他拿着战报,气得直拍桌子,破口大骂:“没想到郭汝瑰是最大的共谍!”可再骂也没用了,大局早就定了。 杜聿明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看到郭汝瑰起义的消息时,只是长长叹了口气。直到1959年被特赦,他才从工作人员那里知道,郭汝瑰从1945年起就没停过送情报,前后递出去一百多份核心机密,小到兵团调动,大到长江防线图,全是能左右战局的要害信息。 他想起当年莱芜战役、淮海战役里那些蹊跷的失败,终于明白自己的怀疑一点没错,只是蒋介石被偏见蒙了眼。 有人说郭汝瑰是“红色谍王”,也有人说他是“党国叛徒”,但在杜聿明心里,大概只剩下一声无奈的叹息——那段历史里,最荒唐的从来不是没被揭发的卧底,而是那个宁愿相信“忠勇表象”,也不愿看清真相的蒋介石。

0 阅读:4006

评论列表

U区彭强美玉

U区彭强美玉

18
2025-11-06 09:36

红色谍王,功勋彪柄!

天涯于无声处

天涯于无声处

4
2025-11-06 13:48

郭汝瑰,熊向晖等都是高级别的情报人员。

Alex8001

Alex8001

3
2025-11-06 18:13

主要是前期立下的功劳足后期也没有掉链子

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

2025-11-06 12:3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从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变成了蒋介石的一言堂。民心尽失,怎能不败?

猜你喜欢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