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七国外长一致宣布 11月4日,当地时间11月3日,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开了个加沙问题的部长级会议,是土耳其外长费丹主持的,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卡塔尔这些一共七个国家的代表都来了,会议是关起门开的,主要聊了三件事:加沙的停火能不能好好执行;怎么给加沙送人道主义援助;还有战后加沙的安全和治理该怎么安排。 看似热闹的闭门会,藏着太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参会的不只是提到的三国,还有沙特、约旦、巴基斯坦,清一色伊斯兰世界关键力量,这立场本就足够鲜明。 停火议题刚摆上台,就被现实狠狠打了脸。10月10日生效的停火协议,早成了以色列手中的废纸。加沙卫生部门的数据刺眼——至少226名巴勒斯坦人在“停火期”丧生。 费丹会后怒批的“持续违规”,可不是空穴来风。以军打着安全旗号频频袭击,连遗体交换都能成为刁难的理由。拉法口岸被无限期推迟开放,援助进不去,人命在倒计时。 人道主义援助的讨论更像场无奈的空谈。加沙早陷入生存绝境,以色列的封锁让奶粉、药品成了奢侈品。七国再呼吁,挡不住以方用援助当筹码的冷血操作。 战后治理看似有了突破,哈马斯同意移交管理权给巴勒斯坦委员会。可这委员会怎么建?巴勒斯坦内部派系分歧不解决,任何治理方案都是空中楼阁。 更棘手的是国际稳定部队的设想。费丹说得明白,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才行 。可大国博弈的泥潭里,这样的授权谈何容易?大概率又是纸上谈兵。 这场会议最大的尴尬,在于共识满满却执行力为零。七国建联合监督机制、定违规标准,可管不住以色列的强硬立场 。没有实际约束力,再响亮的声明都是废话。 “两国方案”被反复提及,可加沙的废墟上,和平从不是喊口号就能实现的。226条逝去的生命,堵在口岸的援助车,都在拷问这场会议的实际价值。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