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毛泽东的书房里没有铺地毯,也没有名贵的花瓶,但他坐在那儿,就像铁匠手里的一块烧得通红的铁,没有人能遮挡住他的光和热!他身上的魅力你几乎能用手摸得到。…………并且他浑身上下透出拧成一股绳的意志力。” 基辛格这番话,不是客套,而是亲身体验。 1972年,他随尼克松访华,第一次走进毛泽东的书房。 他原本以为会看到大国领袖的豪华排场,结果却大出所料:屋里堆满了书,沙发套着朴素的布套,一张简易木床摆在角落,整个氛围“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 但就在这间简朴得近乎清苦的屋子里,毛泽东一出现,就瞬间成为全场的焦点,他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华丽装饰,他本人就是光源,就是热源。 这种“光和热”,首先来自他近乎苛刻的朴素作风。 看看那些打满补丁的睡衣和毛巾被就知道了。他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就该和人民同甘共苦。 这种与旧时代统治者彻底决裂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我毛泽东,和我们党,跟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旧官僚不是一路人! 私者一时,公者千古,这种人格魅力,是装不出来的,是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的。 而这“拧成一股绳的意志力”,则是他能够凝聚起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关键。 旧中国是什么样子?一盘散沙,任人宰割。 是毛泽东,用他那种“烧红的铁”般的坚定意志和炽热情怀,把人民锻造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 他谈话不搞繁文缛节,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始终紧扣核心;他决策“立意大胆”,是“顶尖的谋略家”,既敢于在抗美援朝中“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又能在国际局势中“小球转动大球”。 他的意志力,不仅体现在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更体现在让中国在世界上挺直腰杆。 他让基辛格这样的对手都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核保护伞”,中国的命运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正是这种光芒四射的人格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力,让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领导人民建立了一个真正统一、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用基辛格的话说,他“将中国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是第一位成功“消灭旧势力、打破旧传统”的执政者。 他让中国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困境中起步,硬是搞出了“两弹一星”,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为中国今日的崛起扫清了障碍、积蓄了力量。 今天,我们回望毛泽东同志,不仅仅是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更是要传承他那股“拧成一股绳”的精神。 他为我们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毛泽东同志就像一块通红的烙铁,在他那个时代,深深地烙下了中国的印记。 他的光和热,至今仍在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正如基辛格所感受到的那样,这种由坚定信仰和钢铁意志所铸就的魅力,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