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欧洲估计都得被匈牙利外长这句话给噎一下,他说:“跟中国合作,不是可选项,是欧洲

铁血坚定 2025-11-07 18:29:28

全欧洲估计都得被匈牙利外长这句话给噎一下,他说:“跟中国合作,不是可选项,是欧洲企业活下去的必选项!” 欧洲制造业正深陷多重困境。2025年上半年,工业岗位流失超百万,天然气价格是中国同类三倍,德国巴斯夫等巨头被迫将生产线迁至关江,投资100亿欧元。 这话听着像故意挑事,却精准戳中了欧洲制造业的命门。曾经靠高端技术、严谨工艺和完整产业链笑傲全球的欧洲工厂,如今是内外交困、步步难行。能源问题首当其冲,俄乌冲突后欧洲急着和俄罗斯能源脱钩,结果天然气价格一路飞涨,现在生产同样一件产品,欧洲企业的能源开销直接是中国的三倍。对于化工、钢铁、汽车这些高耗能行业来说,这可不是小负担,相当于每生产一件商品,成本就比中国同行高一大截,在全球市场上怎么竞争? 更让人头疼的是岗位流失,2025年上半年就没了超百万个工业岗位。这些岗位不是凭空消失的,背后是企业扛不住成本压力的无奈选择。就说德国巴斯夫,作为全球化工行业的巨头,在欧洲深耕多年,如今也不得不把核心生产线搬到中国广东湛江,一出手就是100亿欧元的投资。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算清了账——在中国,不仅能源成本低,还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配套,再到最终产品出口,一套流程走下来既高效又省钱。 匈牙利外长的话虽然直白得有点“扎心”,却道出了一个绕不开的现实:在全球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中国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合作伙伴,而是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核心枢纽。中国有什么?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台精密机床,都能在国内找到配套;有庞大的消费市场,14亿人的需求能撑起任何一款产品的规模效应;还有不断升级的技术水平,从新能源到人工智能,不少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反观欧洲,一边喊着要“战略自主”,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一边却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不是不想建自己的供应链,而是太难了——建工厂、找技术、拉配套,没个十年八年根本成型,还得砸进去天文数字的资金。更关键的是,在这期间,欧洲企业要是不跟中国合作,市场份额会被竞争对手一点点抢光,最后可能等不到供应链建成,企业自己就先撑不下去了。 当然,也有人担心“过度依赖”会被卡脖子,但合作从来不是单向的。欧洲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有市场和成本优势,双方合作其实是互补共赢。就像巴斯夫,把生产线搬到中国,既降低了自己的运营成本,也给中国带来了就业和技术,这种合作怎么看都是双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匈牙利欧盟 匈牙利 匈牙利否决 波兰匈牙利关系 匈牙利获批 匈牙利外交智慧 匈牙利经济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铁血坚定

铁血坚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