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公路上撞见安徽车牌?这波“跨国认亲”真的太奇妙了!中国大哥跟着半挂车看了半天,越看越恍惚,直到看清车牌才反应过来——自己明明在非洲,怎么遇上老家的车了? 其实这不是什么奇迹,而是藏着跨国循环的小秘密。国内那些到了年限的报废车,压根没彻底“退休”,不少通过正规出口渠道,或是拆成零件运到非洲再组装,成了当地香饽饽。对当地人来说,这些车实用又便宜,对贸易商而言,也是资源再利用的好商机,非洲、中东本就是这类二手车的主要市场。 所谓的“报废车”,不过是换了个战场继续发光发热。这背后既是资源的高效循环,也藏着不同地区的需求互补,真的挺有意思。你有没有在国外见过让你瞬间破防的“中国元素”?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