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就是自己玩砸了!皇太极死时有四大亲王,礼亲王代善压根无意皇位,郑亲王济尔哈朗

史叔温情 2025-11-08 15:15:13

豪格就是自己玩砸了!皇太极死时有四大亲王,礼亲王代善压根无意皇位,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是旁支,没资格争夺皇位。剩下的就是多尔衮和豪格,就属他俩地位更高。   “爷,您只要点个头,那龙椅就是您的!”1643年,大清帝国的开创者皇太极突然驾崩,把一个庞大帝国和一场足以撕裂一切的权力真空,抛给了他的亲族和将领。   肃亲王豪格的支持者急着推他上位,这位35岁的亲王,确实有让人效忠的资本。他是皇太极的长子,自幼随军征战,在攻打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时屡建战功。皇太极设立六部时,他奉命掌户部。松锦大战中,他生擒洪承畴,立下不世之功。无论从军功、年龄还是出身来看,他都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而站在他对面的,是他的十四叔, 32岁的睿亲王多尔衮。这位少年时代就被父亲努尔哈赤赐予全旗的王子,同样是战功赫赫。他随皇太极征讨蒙古、朝鲜,在松锦大战中坐镇指挥。更重要的是,他和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掌握的两白旗,是八旗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在决定性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豪格的支持者们率先发难。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等人佩剑上殿,声称:“必须立先帝的儿子!”   可就在这时,豪格居然想起了中原王朝“三推三让”的旧例,说出了那句让他后悔终生的话:“我福少德薄,恐怕担当不起这样的重任啊。”   他期待的,是底下人群情更加汹涌,高呼“非您不可”。然而,他等来的,是多尔衮冷静的声音:“诸位都听到了,肃亲王自己也觉得难当大任。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勉强了。”   豪格的支持者们懵了,他们准备好的后续台词全部作废。豪格这才意识到,政治斗争不是请客吃饭,没有那么多虚情假意的回合。在权力的游戏里,任何不必要的谦逊,都是递给对手的刀。   眼看两边快要打起来,多尔衮比谁都明白,此时的大清正处在入主中原的前夜,任何内乱都将断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十七年前,他的母亲阿巴亥在努尔哈赤死后被逼殉葬,那时他才十五岁。这段经历让他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也让他学会了隐忍和机变。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既不立豪格,也不立我自己,我们立先帝的第九子、六岁的福临为帝!   这个方案的精妙在于:对两黄旗,福临是皇太极的儿子,满足了他们“必须立皇子”的底线;对豪格阵营,皇位仍在皇太极一系,面子上勉强过得去;对多尔衮自己,他成功阻止了最具威胁的豪格登基,并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同任辅政王,实际掌握了最高权力。   尘埃落定后,六岁的福临被抱上龙椅,成为顺治皇帝。豪格虽然继续领兵作战,在清军入关后率军西征,平定山东、河南,后在四川射杀张献忠,立下赫赫战功,但这些战功反而加深了多尔衮的忌惮。   多尔衮的报复来得既准又狠。1648年,豪格刚平定张献忠归来,就被罗织罪名投入大狱。   更具侮辱性的是,在豪格死后不久,他的福晋们就被多尔衮、阿济格瓜分。这种按照满洲旧俗“收继婚”的行为,在当时虽不违礼法,却无疑是向所有人宣告:豪格一脉已经彻底失势。   回看这场惊心动魄的夺位大戏,豪格虽然点了头,但他点的是“谦让”的头,而不是“决断”的头。在这个充满刀光剑影的权力游戏中,一次错误的“表演”,注定要用整个政治生命来偿还。   而多尔衮,这个曾经失去母亲、在权力边缘挣扎的王子,不仅赢得了权力,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他辅佐年幼的顺治帝入主中原,开启了清朝统治的新纪元。 信源:《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   文|一阳 编辑|史叔

0 阅读:151

评论列表

七月新番战国明月正在新更

七月新番战国明月正在新更

3
2025-11-08 19:49

幸亏多尔衮上位,豪格这绵软犹豫性格,要乱。

猜你喜欢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