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道”的日本鬼子!很多人以为我们打台湾,会是一场速战速决的“高科技”战争,那就大错特错! 海峡对岸的山岭下,藏着上百公里的地下迷宫,那些坑道像毒刺一样等着来者。八十年过去,一个日本侵略军官的旧招数,竟成了统一路上的一道坎儿? 1945年那会儿,美军打硫磺岛,本来也这么想,结果栽了个大跟头。岛上那个叫栗林忠道的日本鬼子,没让部队在滩头硬扛,而是把整个岛挖空了,建起地下堡垒群。坑道总长18多公里,里面连医院、仓库都齐全。美军舰炮轰了三天三夜,岛面炸成蜂窝煤,可日军照样从暗处射击。登陆后,美军推进到高原地带,日军用反坦克炮还击,坦克中弹爆炸。夜里,日军从侧翼坑道出击,手榴弹扔进阵地。 栗林的命令是,每人至少干掉10个美军,不搞无谓冲锋。结果呢?美军计划五天拿岛,打了36天,阵亡6821人,伤了19217人,比日军伤亡还多。日军两万多人,几乎全灭,栗林最后也自杀了。这仗让美军从火力碾压,变成地道肉搏,暴露了单纯轰炸的短板。日本侵略者用这种拖延战术,拖了盟军后腿,欠下的血债至今没还清。 这事儿搁现在,还挺有借鉴意味的。台湾当局从上世纪50年代,就学着硫磺岛那套,在中央山脉挖坑道。山体岩石厚实,适合藏身,到现在,总长几百公里,是当年硫磺岛的十倍大。他们管这叫“刺猬战略”,意思是岛上到处是刺,登陆部队咬一口都疼。花莲的佳山基地是典型,空军设施全埋山里,最深处500米,能抗10万吨级核弹冲击,停200多架战机。 门口防爆门比装甲车还厚,就算外面炸翻天,里面飞机也能起飞。台东志航基地也差不多,机库装150架,油库、弹药库、医院、维修车间一条龙,活像地下空军城。2022年,他们砸2000亿新台币升级防御,八成钱花在坑道上。新建的带“先进生命维持系统”,封闭几个月没问题。还组了“坑道特战部队”,装备轻型作战服、反装甲导弹、小型自杀无人机,准备登岛后打游击。 2024年上半年,台军在中央山脉搞“坑道伏击演习”,特战队模拟用无人机袭登陆部队,还练断水断粮生存。听起来挺唬人,可细想,这套东西全靠外面补给。粮食、油料、弹药得从海空运,一旦解放军封锁周边,船就过不来,里面的人再有系统,也顶不了多久。佳山那些老坑道,2022年虽升级,部分混凝土才1米厚,扛不住钻地弹。 台军学栗林的精髓是拖时间,等外援,可他们忽略了时代变了。当年美军火力猛但侦察弱,现在解放军卫星雷达能穿透植被,坑道口在图上亮堂堂的。东部战区这些年,没少针对山地搞演练,开发“坑道清剿流程”:先雷达扫描建3D模型,标清每个入口;无人机机器人探路,找到节点用钻地弹爆破;步兵最后清场,快准狠。 我们的武器库里,温压弹专治密闭空间,扔进去几秒烧光氧气,高温上千度,拐角都躲不开。新型钻地弹,穿30米土层或5米混凝土,内部炸个粉碎。2024年东部战区山地演习,用上“蜂鸟”小型侦察机器人,手掌大,能钻30厘米口子,传回实时画面。后面“清剿机器人”带手榴弹大小炸药,遇阻就爆,不用士兵冒险。 整个流程,从封锁海空,到多维打击,导弹部队、航母群、隐身战机齐上,台军几条坑道根本扛不住。比的不是谁挖得深,而是整体实力。 统一大势不可逆,解放军以仁义之师护国,装备精、训练苦,早把这些老套路吃透了。栗林那鬼子的战术,留给历史反思去吧。我们的同志们,平时多学多练,祖国完整靠大家。想想硫磺岛的教训,台湾当局的“刺猬”再扎手,也挡不住人民军队的铁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