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波新规来得挺猛——所有外资卫星服务必须通过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报备,

花中闲逸赏花 2025-11-09 08:17:04

印度这波新规来得挺猛——所有外资卫星服务必须通过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报备,直接把牌面摊开审查。原先依赖中国卫星的广播公司被勒令明年三月前彻底换轨。国际通信卫星、星链、一网等欧美玩家顺利入局,中方企业的申请却卡在门口,个别拿到临时许可的也只能运营到明年春天。 卫星圈的人一看就懂,这哪是安全优先,分明是频谱战场(指卫星频段资源争夺)的精准卡位。 去年深圳某民营航天企业想通过东南亚渠道切入印度市场,材料递了三个月,回复就一句“需补充安全评估”——可你问评估标准?对方两手一摊说还在制定中。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印度市场表面上开放,实则用准入壁垒(regulatory barrier)玩了一手漂亮的产业保护。欧美公司为什么能轻松拿到牌照?人家早十年就把本地化团队铺到新德里卫星城古尔冈了,频谱分配(指无线电频率资源划分)的博弈压根没等开闸就提前布局。 您是否想过,为什么印度偏偏选在此时出手?2024年全球低轨卫星发射量暴涨60%,印度自己的导航系统INSOS却连续两年出现服务中断(service disruption)。自家产品扛不住竞争,干脆用行政手段给外资划赛道。这就好比老广常说的“厨房唔干净就锁大门”,本质是技术追不上,先关起门来练内功。但问题在于,卫星服务不是菜市场砍价,一旦断档,偏远地区的通信基站立马成摆设。孟买一家广播公司去年试水中国卫星备份链路,成本直降30%,现在被迫换回国际通信卫星的方案,每月硬生生多掏40万卢比——成本飙升恰是痛点所在。 再看所谓的“安全审查”,本质是地缘政治在频谱战场(指卫星频段资源争夺)的投射。印度太空部嘴上说一视同仁,可星链的终端设备去年就开始在班加罗尔的科技园区试运行,一网公司甚至拿到了税收减免。中企呢?连测试频率都要排队等通知。2023年泰国市场就吃过亏,当时某中国卫星运营商被临时叫停,当地电视台的体育直播信号断了整整48小时,广告商索赔打到法院。印度这波操作,简直是泰国剧本的升级版。 通信行业的老炮儿都明白,卫星赛道的胜负手从来不在天上,而在各国的监管沙盒(指政策试验性机制)里。 您猜印度为什么敢给欧美企业开绿灯?国际通信卫星公司早把核心数据节点放在本地,星链更狠,直接承诺在印度南部建地面站。中企不是技术不行,是本地化渗透(localization penetration)的节奏慢了半拍。这就好比宝安区的社区团购,你以为拼的是价格,实际赢在最后五百米的配送网格。 不过硬扯国家安全的大旗,印度可能低估了连锁反应。广播公司临时换星,信号中断风险谁买单?偏远地区的电信服务一旦崩盘,民意反弹(public backlash)可比频谱分配麻烦多了。再说欧美企业也不是善茬,星链的资费比中国卫星高出一倍多,印度用户真愿意为“安全”掏这个溢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花中闲逸赏花

花中闲逸赏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