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坛最近爆出大新闻,执掌外交部21年的拉夫罗夫,突然在两场关键场合“失踪”

海棠听风时间啊 2025-11-09 14:17:30

俄罗斯政坛最近爆出大新闻,执掌外交部21年的拉夫罗夫,突然在两场关键场合“失踪”,原本他的位置被新人顶替,对此网友直接猜疯了,这是失宠下台的前奏,还是俄高层要彻底换血了。 这两场“缺席”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普通会议。一场是普京亲自主持的俄罗斯安全委员会,讨论核战略这种关乎国运的大事,拉夫罗夫作为常任成员,居然是唯一一个没到场的核心人物。另一场更扎眼,南非G20峰会,过去三年只要普京不出席,必然是拉夫罗夫扛旗,今年却换成了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奥列什金,级别差着一截不说,完全打破了多年惯例。 网友的猜测跟开了闸似的收不住,毕竟拉夫罗夫这张脸,早就是俄罗斯外交的“活名片”。75岁的老爷子,21年里在联合国硬刚西方,在国际舞台上怼得对手哑口无言,被称作“说不先生”,怎么看都像是普京身边最稳的“铁哥们”。突然从关键场合消失,难免让人联想——是不是美俄会晤泡汤的锅,要让他来背? 这事确实有蹊跷。十月下旬,普京和特朗普本来都约好了布达佩斯见面,甚至提前通了两个半小时的长电话,谈妥了冻结对乌“战斧”导弹援助的短期成果。结果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一通闭门通话后,特朗普隔天就翻脸,取消会晤还重启制裁。西方媒体立马跳出来,把这笔账全算在拉夫罗夫头上,说他的强硬表态把华盛顿惹毛了。 但俄官方的回应来得又快又硬。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接拍板:“这些报道没半点事实,拉夫罗夫还在任。”扎哈罗娃更干脆,承认缺席却补了句“这种事常有”,暗指外界纯属小题大做。 这话其实没毛病,拉夫罗夫能在外长位置上坐二十多年,早就不是靠“宠信”那么简单,他是俄罗斯外交体系里绕不开的“定海神针”。 真要说是“失宠”,未免太小看普京的用人逻辑。俄罗斯现在的外交处境有多难?西边要扛住北约施压,东边要深化中俄合作,南边要稳住中东局势,没有谁比拉夫罗夫更懂如何在大国博弈里找平衡。 他缺席的两场活动,恰恰暴露了俄罗斯的外交巧思——安全会议谈核问题,更需要军方和情报系统发声;G20派总统助理带队,反而能更灵活地对接经济议题。 西方媒体炒作“边缘化”,本质是在打“信息战”。他们盼着俄罗斯高层内乱,盼着这位强硬外长下台,好让俄罗斯外交变软。可他们忘了,拉夫罗夫的不可替代性,不在于每场会议都露面,而在于他背后积累的人脉、经验,以及和普京高度契合的战略眼光。75岁的年纪或许需要适当休整,但要说被替换,除非俄罗斯的外交战略彻底转向,这显然不现实。 网友的猜测虽有道理,却忽略了大国政治的复杂性。高层人事变动从不是“非黑即白”,更不是网友敲着键盘就能猜中的。拉夫罗夫的暂时“隐身”,更像是一种策略性低调——既为美俄后续谈判留足缓冲,也避免让个人成为舆论焦点,毕竟外交博弈的核心是国家利益,而非某个人的曝光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海棠听风时间啊

海棠听风时间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