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衡水中学的校园里,刚以673分摘得文科状元的刘嘉森,面对围上来的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2025-11-09 20:43:34

2015年,河北衡水中学的校园里,刚以673分摘得文科状元的刘嘉森,面对围上来的镜头,指尖还沾着未干的笔墨,眼神清亮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韧劲:“当你没有家财万贯的父母,没有大权在握的亲戚朋友,而别人的父母是富二代、官二代,能为他们铺好现成的路时,你凭什么不努力?”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块巨石砸进人心,戳中了无数普通家庭孩子的现实处境,也道破了寒门逆袭最朴素的真相。 刘嘉森的话,从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口号,而是他在衡水中学三年,用无数个披星戴月的日夜换来的切身感悟。他来自河北农村,父母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堆满墙角的旧书本。刚进衡中时,他也曾因基础薄弱而焦虑,看着身边有些同学穿着名牌球鞋,周末有家长开车来送补品,而自己只能啃着馒头在教室刷题,心里不是没有过落差。但他很快明白,抱怨出身毫无意义——那些同学的父母,也是用上一辈的努力换来了今天的优渥,而自己的“起点”,只能靠自己亲手垫高。 于是,衡中凌晨五点半的路灯下,总有他奔跑的身影;深夜十一点的教室,他的台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厚厚的错题本写满了十几本,每页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易错点和思路;就连吃饭时,他都捧着单词本,嘴里念念有词。有一次,他重感冒发烧,趴在课桌上晕乎乎的,却还是坚持做完了一套数学卷子,同桌劝他休息,他摇摇头说:“别人比我起点高,还比我努力,我稍微松口气,就被甩得更远了。”这种近乎“自虐”的努力,背后藏着的是普通孩子对命运的不甘,对未来的渴望。 刘嘉森的质问,从来不是否定“捷径”的存在,而是戳破了一个残酷却真实的现实:对大多数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普通人来说,努力是唯一能自己掌控的“筹码”。富二代可以靠父母的资本创业,官二代可以靠家族的人脉铺路,但我们这些平凡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双手和大脑。高考或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却是最公平的赛道——无论你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无论父母是老板还是农民,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努力多少,就会收获多少。 后来,刘嘉森在北大继续保持着这份努力,从本科到硕士,再到成为备受关注的青年作家,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出身无法选择,但人生的终点可以。那些嘲笑“努力无用论”的人,往往是既不愿付出,又不愿接受平凡的人。而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懂得与自己的出身和解,然后拼尽全力去改写命运。毕竟,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2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