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周恩来派王曼霞打入国民党高层。谁知,她却嫁给蒋介石心腹陈尔晋,身份将暴露时,对丈夫说:“要么离婚,要么告发我,你选一个。” 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展柜中,一本结婚证边角沾着暗红印记,弹孔清晰 —— 这是王曼霞赴死前紧攥的遗物。 证书里夹着她 1936 年的入党申请书复印件,娟秀字迹写着 “愿以余生报家国”,道尽她的人生选择。 王曼霞出生在安徽庐江富商家庭,父亲是开明绅士,让她从小接受新式教育。 1932 年,她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校期间接触进步思想,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埋下革命种子。 1936 年,经同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秘密从事地下工作,负责传递北平学生运动情报,初显工作能力。 1937 年抗战爆发,她随家人逃难至武汉,主动找到八路军办事处,请求到前线参战,却被委以更重要任务。 1938 年,周恩来亲自接见她,布置潜伏任务:“以新身份接近陈尔晋,获取国民党核心情报。” 她剪掉长发,学习粤语与社交礼仪,化身香港汇丰银行董事千金,带着假身份证明奔赴长沙,开启潜伏生涯。 在长沙军官俱乐部,她凭借流利英语与对时局的独到见解,成功引起陈尔晋注意,为后续接触铺路。 婚后,她利用宪兵家属身份,出入军政要员聚会,默记兵力部署、武器装备等信息,深夜整理成情报。 1941 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清查内部 “红色渗透”,王曼霞的反常行踪被特务察觉,身份即将暴露。 那天她提前回家,将短波电台藏进地板暗格,面对归来的陈尔晋,平静说出:“要么离婚,要么告发我,你选一个。” 陈尔晋愣住,看着妻子眼中的决绝,想起她平日的异常 —— 深夜亮灯的书房、神秘的包裹,瞬间明白了一切。 他沉默半晌,上前攥住她的手:“我既不离婚,也不告发,我跟你一起走。” 这句承诺,让两人从夫妻变革命战友。 随后在周恩来安排下,陈尔晋秘密入党,夫妻二人组成中共在国民党高层的核心情报组,配合愈发默契。 1939 年,她发现国民党计划突袭新四军驻地,冒险通过短波电台传递消息,使新四军提前转移,避免损失。 1940 年,她以探望亲戚为由,深入国民党后方基地,绘制防御工事地图,为八路军作战提供关键参考。 处境危急时,她仍坚持通过商行渠道,为新四军购买紧缺药品,多次遭遇特务盘查都化险为夷。 1943 年,她在上海开办珠宝行,表面经营珠宝,实则作为情报中转站,接待地下党员、转运活动资金。 为支持革命,她变卖自己的嫁妆与陈尔晋的珍贵字画,换得黄金购买军火,悄悄运往华东野战军驻地。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她敏锐察觉国民党备战动向,及时将情报传递给延安,为中共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帮助。 1948 年,她协助陈尔晋联络国民党进步将领,策动起义,期间多次遭遇特务跟踪,都凭借智慧摆脱。 1949 年 5 月,她在转移守军电台资料时,因叛徒出卖暴露,与陈尔晋一同被捕,面对酷刑始终坚贞不屈。 行刑前,她抚摸着孕肚,对陈尔晋说:“孩子若能活,让他记得父母是为信仰而死。” 尽显革命者的从容。 王曼霞牺牲后,她收集的情报为解放军解放上海提供了重要支持,减少了部队伤亡。 后来她的儿子陈冠宁被地下党营救,长大后成为国画家,常以父母事迹为题材创作,传承红色精神。 如今,王曼霞的入党申请书、潜伏时使用的短波电台零件等文物,都在纪念馆展出,供后人缅怀。 每年清明,都有群众自发到她的纪念碑前献花,聆听她的革命故事,感受她的坚定信仰与无私奉献。 王曼霞用短暂却壮烈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她的贡献与精神永载史册,激励着后人。 参考信息:“特工伉俪”陈尔晋、王曼霞:深入敌营十余载,却倒在了黎明前的血泊中-观察者网 我爱你,也愿意爱你的信仰……”-2022-08-04 18:04-光明网 陈尔晋、王曼霞夫妇潜伏在敌营-2014年06月26日 15:39 | 作者:金宝山 | 来源:人民政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