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武契奇几天前曾表示塞尔维亚愿意为北约提供弹药,且不会追究提供的弹药用途,即便是为乌克兰使用等言论后,俄罗斯对武契奇的容忍度和耐心已基本丧失了。武契奇的言论不仅导致俄罗斯驻塞尔维亚大使紧急约见武契奇要求他做出解释,现在,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接公开抨击了武契奇的做法,这在俄罗斯与塞尔维亚的外交关系历史上非常罕见。 塞尔维亚一直像个夹心饼干,被北约成员国层层包围。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这些邻居早已加入联盟,塞尔维亚却保持中立,拒绝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这份中立并非轻松选择,1999年北约轰炸的伤疤还隐隐作痛,那场行动摧毁了大量基础设施,也让贝尔格莱德对西方保持警惕。俄乌冲突爆发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试图两头讨好,一方面签署欧盟候选国协议,换取经济援助,另一方面维持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塞尔维亚军工产业依赖弹药出口维持运转,克拉古耶瓦茨兵工厂等企业生产的大量库存成了经济支柱。2022年以来,冲突延长导致能源价格上涨,塞尔维亚天然气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账单压力山大。武契奇的平衡术一度奏效,俄罗斯也默许塞尔维亚的暧昧态度,毕竟两国共享斯拉夫血脉和东正教信仰,历史恩怨交织。 几天前,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期间,武契奇接受采访时直言塞尔维亚拥有充足弹药储备,愿意向欧盟国家供应,无论这些物资最终用于何处,包括乌克兰战场。塞尔维亚作为欧盟非正式伙伴,不会干涉买家的再分配决定。这番话一出口,就如扔进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波澜。塞尔维亚军火出口本就敏感,过去几年已有报告显示其弹药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乌克兰前线,但武契奇以往总强调严格管制,避免直接卷入。欧盟正面临弹药短缺,乌克兰援助需求迫切,塞尔维亚的库存约占欧洲总量的10%,这让布鲁塞尔官员眼前一亮。武契奇的表态看似务实,实则踩中俄罗斯红线。莫斯科视此为背刺,因为塞尔维亚高层此前多次书面保证,出口弹药有端用户证书约束,不会让基辅当局用来对付俄军。那些俄军曾在科索沃危机中援助塞尔维亚,付出实际代价。武契奇的松口,不仅暴露了塞尔维亚的经济困境,还让两国积累的信任瞬间瓦解。 驻塞尔维亚大使博戈米洛夫·哈琴科接到指令后,立即赶赴总统府,要求武契奇解释言论细节。这次约见不同于以往的例行外交,带有明显质询意味。哈琴科列出塞尔维亚过去承诺的清单,从2022年冲突伊始的保证,到近期访俄时的口头重申,强调这些声明曾是两国互信基石。塞尔维亚外交部虽试图低调处理,但大使的行动已公开化,贝尔格莱德媒体迅速跟进报道。俄罗斯此举意在施压,提醒塞尔维亚别忘历史恩情。二战期间,苏联红军解放贝尔格莱德,19世纪起义中俄方也提供援助,这些往事本是情感纽带,如今却成谈判筹码。约见后,俄罗斯未立即升级,但内部评估显示,对武契奇的宽容度已降至冰点。塞尔维亚经济高度依赖俄气,2024年进口量占总需求的80%,任何中断都将雪上加霜。 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的公开抨击,将事件推向高潮。这在俄罗斯与塞尔维亚关系史上罕见,以往摩擦多通过渠道化解,从未如此直白。扎哈罗娃在例行记者会上剖析武契奇言论,指出其前后矛盾:在莫斯科,他拍胸脯保证军火不涉乌克兰;在布鲁塞尔,又松口不追用途。她质疑塞尔维亚总统府是否只有一个声音,那些采访听起来像不同人在发言。扎哈罗娃强调,俄罗斯多次收到塞尔维亚最高层声明,出口受严格控制,以免基辅用塞尔维亚弹药针对俄军,那些部队曾多次援助塞尔维亚人民,从历史到现实。她敦促塞尔维亚新闻办公室澄清媒体引述准确性,否则视为默认。这种点名批评罕见,过去俄罗斯对盟友多留情面,即便塞尔维亚在冲突初期访问基辅,也未公开指责。扎哈罗娃的表态接地气却尖锐,戳中武契奇的两面性,让塞尔维亚民众反思国家定位。俄罗斯媒体如塔斯社即时转载,标题直指“罕见交锋”,塞尔维亚议会内议员也开始讨论对俄关系调整。 塞尔维亚的困境根深蒂固,被北约包围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外交被动。周边国家全为联盟成员,塞尔维亚军队现代化依赖欧盟资金,军费仅占GDP的1.3%,远低于北约标准。俄乌冲突加剧能源危机,塞尔维亚通胀率2024年达7%,军火出口成了救命稻草。克拉古耶瓦茨工厂年产弹药数十万吨,主要销往欧盟,2023年出口额超5亿美元。但俄罗斯视这些弹药为间接援助乌克兰,情报显示部分已用于顿巴斯前线。武契奇的表态源于欧盟施压,后者承诺基础设施投资换取军援。塞尔维亚拒绝制裁俄罗斯,却在能源账单上付出代价,俄气价格上涨30%。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曾让武契奇稳坐总统宝座10年,但这次用力过猛,触及俄罗斯底线。塞尔维亚民众对俄感情复杂,民调显示60%反对对俄制裁,但经济现实逼迫政府倾斜西方。事件暴露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武契奇的务实选择虽有道理,却忽略了情感红线,导致信任崩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