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丢了,那种心里咯噔一下的感觉,真叫人头皮发麻。记得有次我把手机忘在共享单车上,回头找时,眼睁睁看着个路人顺手捞走。我拼命追上去,对方却理直气壮:“我捡的又不是偷的!” 这神逻辑让我愣在原地。 更离谱的在后面。浙江的刘女士被网约车司机捡到手机,对方开口就要1000块“感谢费”。拿回手机时,她差点哭出来——里面价值三万块的视频素材全被刷没了。司机还振振有词:“没给你拆机就不错了!” 山东的烘焙师张先生更惨。他存着独家配方的手机被捡走后,对方直接关机。等警方帮忙找回时,手机数据已被清空——那些配方是他花8500元学来的心血。 法庭上,捡手机的人一脸无所谓:“不就一部旧手机么?”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捡东西不还可能惹上官司。《民法典》白纸黑字写着要归还遗失物。甘肃的冯律师打了个比方:捡到手机就像捡到会响的“烫手山芋”,不归还就是在法律边缘试探。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捡到就是我的”? 或许因为警察常以调解为主,让某些人觉得捡东西不还没什么后果。但万一手机价值超过5000元,拒不归还就可能构成侵占罪。 数据比手机本身更珍贵。法官解释赔偿标准时说,就像你花一百块买的不只是蛋糕,还有烘焙师的指导。那些被清空的照片、未保存的文档,价值远超手机本身。 现在我会定期备份手机数据,不是不信任别人,而是懂得给自己留个后路。朋友笑我太谨慎,直到他丢了存有毕业设计的手机,才明白这种痛。 下次看到路边有手机,你会怎么做?是让它继续等着主人,还是悄悄带走?这个选择,考验的不是运气,而是人品。 毕竟,捡到的不是便宜,可能是良心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