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退役上校,说了句扎心的大实话。他说,中国人压根不好战,只想搞钱。这话从一

凭栏观望史 2025-11-14 10:27:31

一个美国退役上校,说了句扎心的大实话。他说,中国人压根不好战,只想搞钱。这话从一个前美军嘴里说出来,就特别有意思。人家是真刀真枪干过的,看得透。   1949 年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咱们国家的底子薄得可怜。   老百姓肚子都填不饱,农村里不少地方还靠天吃饭,遇上旱涝灾害,就得背着包袱逃荒。   工业更不用提,全国的钢产量加起来,还不如国外一个大工厂的零头,连造个像样的铁钉都得靠进口,那时候 “洋钉”“洋布” 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咱们太清楚战争的苦了。   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几十年的战乱把国家折腾得千疮百孔,多少家庭流离失所,多少人没了亲人、没了家园。   人们亲眼见过炮弹炸平村庄,见过孩子因为缺粮饿肚子,就知道打仗只会让老百姓的日子更难。   所以新中国一成立,就把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当成了最要紧的事 —— 毕竟只有肚子饱了、有房住了,日子才有盼头。   刚建国那几年,全国上下都在咬牙攒家底。   东北的鞍钢工地里,工人师傅们裹着棉袄,在零下几十度的寒风里干活,照样白天黑夜连轴转,就为了造出中国自己的钢铁。   农村里,大家凑在一起修水库、挖水渠,把荒山野岭改成能种庄稼的良田,就盼着能多打些粮食,再也不用饿肚子。   就这么一点点抠、一点点干,到 1978 年的时候,咱们总算有了些工业基础,农村的粮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老百姓终于能顿顿吃上饱饭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像是开了挂。   南方的小渔村以前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后来建起了工厂、盖起了高楼,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大城市。   浙江义乌的小贩们,从最初走街串巷 “鸡毛换糖”,慢慢把小商品卖到了全世界,现在全世界的超市里,都能看到 “义乌制造” 的影子。   到了新世纪,咱们的步子迈得更大了。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货轮装满了衣服、家电、电子产品,运往全球各地。   广东的电子厂里,机器 24 小时不停转,生产的手机、电脑能满足全世界好几亿人的需求;江苏的汽车厂里,一辆辆国产汽车下线,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出口到了东南亚、欧洲。   这时候咱们不只是 “卖产品”,还开始搞科技创新,高铁从无到有,现在能跑到每小时 350 公里,比国外的高铁还稳;5G 技术领先全球,不管是偏远的农村还是繁华的都市,都能用上高速网络;新能源汽车更是卖到了全世界,连国外的街头都能看到中国品牌的汽车。   这些年,中国从来没主动挑过一次战争,不是因为软弱,是因为咱们太清楚战争会毁掉什么 —— 会毁掉老百姓的安稳日子,会毁掉几十年攒下的家底。   美国那位退役上校说中国人 “只想搞钱”,其实他说对了一半,咱们不是贪财,是想靠自己的双手,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国家越来越强,这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护住老百姓的安稳。   现在的中国,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农村里修起了柏油路,学校、医院一应俱全,老人看病有医保,孩子上学不用交学费。   这些变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几代中国人一砖一瓦盖起来的,是一双手一双手干出来的。   日子是拼出来的,幸福是干出来的。中国会一直沿着和平发展的路走下去,因为咱们知道,只有国家富强了、经济稳定了,老百姓的日子才能更踏实、更有奔头。   这不是什么大道理,是咱们用几十年的日子,实实在在验证出来的真理。

0 阅读:2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