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官宣2026年起,150

老贺共谈 2025-11-16 15:39:06

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官宣2026年起,150欧元以下进口小包裹要征税,91%都来自中国,明眼人都清楚,这不就是针对咱中国小商品嘛。 这消息一出来,朋友圈炸了锅。欧盟嘴上说着公平贸易,实际却把矛头对准了咱们的日用百货。150欧元门槛看似不高,背后藏着多少小商家的血汗?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小包裹总量超过30亿件。这些商品物美价廉,让欧洲普通家庭省下了不少开支。如今一纸税令,等于给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加了一道锁。 看看欧盟列出的征税清单:手机壳、文具、家居小配件……哪样不是民生必需品?所谓“公平竞争”,反倒成了保护本土企业的遮羞布。 还记得2018年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税吗?当时导致欧洲太阳能安装成本暴涨两成。这次征税,恐怕又要重演这种双输局面。 中国制造早已不是廉价代名词。我们有无人工厂,有智能生产线,更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欧盟这步棋,反倒可能倒逼中国品牌加速升级。 跨境电商这些年带动了无数就业。浙江义乌的店主、广东东莞的工厂,多少人是靠着一个个小包裹撑起全家生计?税令之下,这些微薄利润还能剩下几分? 欧盟委员会总把“市场公平”挂在嘴边。可他们的农民每年拿着400亿欧元补贴,这算不算另一种贸易保护? 那些说中国商品挤压欧洲企业的人该看看数据:德国中小企业去年对华出口增长了18%。贸易从来都是互惠互利,何必非要搞零和游戏? 小包裹背后是大民生。欧洲主妇买的中国编织篮,学生用的中国笔记本,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所需。加征的税款,最终会转嫁到每个消费者头上。 中国商务部去年就提醒过,单边贸易措施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可惜忠言逆耳,有些人宁愿关上大门自娱自乐。 从口罩到圣诞灯,从数据线到电动玩具,中国制造用实力赢得了世界认可。与其筑墙设障,不如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 这条新规就像试金石,检验着自由贸易的真实成色。当便利与成本的天平倾斜,受伤最深的永远是普通民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欧盟对华反倾销 欧盟对等关税

0 阅读:0
老贺共谈

老贺共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