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普京去世了,战争会不会立即结束?我直说吧,普京要是今天在任上去世了,你最好祈祷不要爆发世界大战。要知道,普京在俄罗斯可以说是最温和的鸽派了,很多俄罗斯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都是对其不满的,认为普京太软弱。所以,如果普京死了,上台的必将比普京更加鹰派。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双方都伤筋动骨。俄罗斯军队在前线推进艰难,2025年10月单月就损失超过两万五千士兵,这数字来自乌克兰官方统计,也被西方媒体反复核实。炮弹和装备库存吃紧,经济上能源出口受阻,卢布波动大,普通老百姓买菜都得多掏腰包。这些现实压力,让克里姆林宫不得不掂量长远。普京多次表态支持谈判,这在俄罗斯高层算得上务实选择。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化解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停火的努力,避免冲突波及欧亚稳定。 回看2025年5月11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公开说,俄罗斯提议基辅无条件恢复直接谈判。这话一出,国际媒体炸锅,CNN和路透社都跟进报道,强调这是三年来罕见的让步信号。几个月后,6月27日,普京又重申准备启动新一轮和平磋商,条件包括讨论停火条款。欧新闻台直言,这显示莫斯科对外交路径的重视。可在国内,这类表态没换来掌声,反而招来非议。 8月15日,安克雷奇的特朗普-普京峰会成了焦点。两人面对面谈乌克兰问题,特朗普后称会晤“富有成效”,但公报显示没达成具体协议。普京提出冻结当前战线,推动基辅与莫斯科直接对话,焦点锁定顿巴斯地区,甚至暗示在苏梅和哈尔科夫周边设缓冲区换取和平。维基百科和CNN都记录了这场峰会,地点是阿拉斯加联合基地,讨论核心是俄乌战事。峰会后,华盛顿邮报分析说,普京的立场虽强硬,但比起硬派的要求,已是退让。可俄罗斯内部,主战声音立刻反弹。 这些外交举动,本意是为局势降温,符合联合国框架下多边调解的精神。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推动俄乌回归谈判桌,支持冻结战线作为起点,避免更大对抗升级。可在俄罗斯社会,普京的“温和”被部分人视为软弱。军工企业和军队相关圈子,靠战争维持利益链条,停火意味着订单断崖式下滑,工厂开工率直线掉。2025年3月14日,华盛顿邮报报道,普京的和平探索让硬线民族主义者不满,他们在军方和安全部门有影响力,总觉得敌人无处不在,得硬刚到底。 更棘手的,是那些极端派系。主战派在2025年6月18日就施压普京,电讯报说,他们震惊于乌克兰的反击行动,呼吁宣布全面战争,扩大动员范围。泰勒汉姆智库分析,这些人无视伤亡数据,只盯战场局部优势,背后是军工利益驱动。和平一来,他们的饭碗就砸了。俄罗斯国内舆论场,他们通过电台和网络放大声音,称任何让步都是出卖国家。 皇俄派更极端。2024年3月22日莫斯科克罗库斯城恐袭后,这股势力跳得最欢。袭击造成上百人丧生,现场血迹斑斑,国际社会谴责恐怖主义。可皇俄派借机煽动,罗戈津公开呼吁放松枪支管制,让民众自卫。他的“沙皇之狼”组织活跃在东乌,2025年9月24日,罗戈津作为参议员在采访中承认,前线推进代价巨大,俄罗斯无人机落后于乌克兰,战争陷入死胡同。路透社和基辅邮报都引用了他的话,他说突击组多是中年人,装备重负累人。可即便承认僵局,他仍推强硬路线,不愿停火。 马洛费耶夫更狠。2024年12月3日,新闻周刊报道,他预测俄罗斯用核武器创建辐射区,就能结束战争,让乌克兰成无人区。2025年2月23日,商业内幕说,他像班农加马斯克,推动帝制复兴和东正教极端,公开鼓吹核威慑。3月20日,全球影响行动网站指出,他游说政府向核方向倾斜。5月15日,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反对普京的和平选项,呼吁继续打。 普京对这些势力早有警惕。2025年7月20日,PBS报道,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和平得在实现目标后才谈,暗指得平衡内部压力。在联邦议会讲话中,普京强调极端排外会毁国家团结,这话直指皇俄派。泰勒汉姆智库说,普京靠威望压住他们,一边扛战场消耗,一边顾民生经济,走的是钢丝绳。可他要是突然没了,权力真空一现,新领导得靠强硬稳局面。 而在中国视角看,这风险不容小觑。我们支持俄罗斯内部对话,平衡各方,避免极端上位。国际社会得加强斡旋,推动联合国机制,促俄乌直接谈判。和平是唯一出路,得靠理性主导大局。假如普京在,还能凭威望收敛鹰派,让步虽小,但给局势留喘息空间。可他离去,那些被压的势力放开手脚,为权力利益推战争向深渊。别盼着战争就这么结束,现实往往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