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奥秘 ----医学知识问与答 你是不是为血压越测越高担忧呢?为什么有

孙宁玲 2025-11-17 21:32:24

血压测量奥秘 ----医学知识问与答 你是不是为血压越测越高担忧呢?为什么有的人血压会越测越低,而有的人却会越测血压越高呢? 1、血压越测越低:有的病人总说在家里血压测量高,焦虑的到医院调药,但到医院后医生对你三次以上的血压测量后发现第一次血压值都偏高,而血压会越测越低,病人也觉得奇怪,那么为什么血压会越测越低呢?有三种主要的原因:一是:首次测量的“应激反应”:第一次测量时,袖带的压迫感对身体来说是一个小小的“应激源”。这会不自觉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略微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读数偏高。这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的微缩版或“首次测量效应”。二是:血管的预适应:第一次充气挤压,使手臂的动脉血管经历了一次“预扩张”。当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测量时,血管已经处于一个相对更松弛、更容易扩张的状态,血流阻力减小,因此血压读数会下降。三是:紧张情绪的缓解:随着连续测量,最初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会逐渐消散。精神放松直接导致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心率和血压自然回落。因此血压越测越低是一种心理和身体的一种反应,所以高血压指南要求每次血压测量需测量多次,单次血压测量会虚高血压,如果按照这种血压去调整药物会有潜在的风险。 2、血压越测越高又是为什么呢?它的核心问题是焦虑与预期的恶性循环,当一个高血压患者,反复测量血压时,可能会陷入一个自我强化的焦虑循环。 有些患者对高读数的恐惧:她非常担心看到高血压的读数,这种担忧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压力源。第一次测量后,如果结果不理想(偏高),他们会变得更加紧张、沮丧或焦虑。这种加剧的焦虑情绪会触发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使心跳更快、血管收缩更剧烈。在随后的一次测量中,血压就会变得更高。这个循环可以不断重复。有的患者过度关注血压数值,可能抱有“我不相信这个读数,我要再测一次确认一下”的心态。但这种“验证”行为本身就充满了紧张感,导致每次测量都不是在静息状态下进行的,而是在一种“考核”心态下进行的,结果越考核越高并越糟糕。然而24h血压测量在放松情况下测量血压就比较平稳而没有这么高了。 那么哪些高血压患者血压会越测越高呢:焦虑症或情绪紧张的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他们不断服药加药及减肥,但血压仍然偏高,因此更容易产生挫败感和测量时的紧张情绪。 3、如何改变血压越测越高:立即停止测量,打破焦虑循环,引入放松技巧:在测量前,可以进行5-10分钟的深呼吸、冥想或聆听舒缓的音乐,帮助身体真正进入放松状态。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排除这种测量焦虑带来的影响,获得最客观的血压数据 总而言之,血压“越测越低”是放松效应,是正常且理想的;而血压“越测越高”是焦虑效应,是一种需要被认识和纠正的测量行为。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孙宁玲

孙宁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