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那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外方卫星统一去印度国

茂盛楼兰 2025-11-18 11:37:23

印度那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外方卫星统一去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递材料,牌面摊开,谁能上天谁得下来,广播公司之前靠中国卫星的那一批,给了时间到明年三月,之后要彻底换轨。 这项政策一经出台,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一直依赖中国卫星的广播公司来说,影响尤为深远,这些公司原本利用中国卫星传输信号,如今却不得不赶在2026年3月前完成一场代价不菲的"太空换轨"。 Zee娱乐和Jiostar这些印度影视行业的巨头已经率先行动,从2024年9月就启动了设备更换,新的卫星接收天线、信号处理硬件采购清单早已列得长长的,毕竟谁也不想在截止时间前被断了信号。 而这场变动的源头,是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抛出的新规:所有外国卫星服务商必须重新提交申请,接受所谓的国家安全评估,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规矩透着偏心——星链、一网这些欧美公司的申请很快就获批,而服务印度市场33年的中国背景亚洲卫星公司,却连长期授权的门都没摸着,AS-5和AS-7两颗主力卫星直接被划定了退出时间表。 负责对接中国卫星业务的Inorbit Space公司喊冤都没地方去,毕竟他们33年来每一次信号上行都经过印度内政部审批,连个违规记录都没有。 最头疼的还是印度本土的广播公司,这可不是换个路由器那么简单,要重新调试全境的信号传输网络,要给技术人员做新设备培训,还要跟老服务商谈解约违约金,每一项都是真金白银的支出。 行业里早有估算,这么一轮折腾下来,节目传输成本得涨25%,这笔钱最后大概率还是要摊到观众头上,电视订阅费涨价几乎成了定局,更麻烦的是技术衔接,不同卫星的覆盖范围不一样,偏远地区的观众说不定得忍受一阵子信号不稳的日子。 印度政府现在拿国家安全当挡箭牌,但其实就是有自己的算盘其,一方面是跟着欧美学"去风险"的套路,把太空通信当成了地缘博弈的筹码,毕竟现在谁都知道卫星信号里藏着话语权;另一方面是想给本土太空产业腾地方,毕竟他们喊着要在2033年把太空经济全球份额从2%冲到8%,赶走成熟的中国服务商,本土企业不就有生意了? 可尴尬的是,印度私营太空公司虽然从2020年的54家飙到了2025年的300多家,但在卫星服务的稳定性和覆盖能力上,跟深耕多年的中国服务商还差着档次。 说到底,印度这波操作更像场顾头不顾尾的"战略秀",嘴上喊着发展太空经济,却用行政手段打断商业规律;打着安全的旗号,却让本土企业和普通观众买单,现在Zee这些公司忙着往GSAT本土卫星和国际通信卫星上转,但本土卫星容量够不够、欧美卫星要价高不高,都是没解决的问题。 太空轨道又没划国界,真要搞技术竞争,中国卫星能稳守市场33年已经说明问题,靠政策壁垒把老朋友赶走,请来的新玩家未必给实惠,最后可能落个"安全没捞着,成本涨一堆"的结局。 倒是中国企业该吃一堑长一智,海外布局得多留几条后路,毕竟不是每个市场都讲商业契约,而印度想靠这种方式实现太空产业崛起,恐怕有点想当然——真本事不是靠赶走对手练出来的,要是本土技术跟不上,最后无非是换个外国老板交钱而已。

0 阅读:0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