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称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从1939年开始就潜伏在“76号”魔窟里的红色间谍——赵铮! 上海万航渡路435号,如今是普通的城市建筑,七十多年前却有个让当地人闻之色变的名字——“76号”。 1939年,日军指使叛徒李士群、丁默邨在这里建起汪伪特工总部,里面的老虎凳、辣椒水、电刑具常年带着血腥味,短短几年就制造了三千多起暗杀绑架案。 爱国志士、普通百姓都可能栽进这座魔窟,再也没能出来。 谁也想不到,这座吃人的牢笼里,藏着一位中共地下党员,他叫赵峥,在里面悄悄战斗了近六年。 赵峥原本是江苏银行的小职员,1938年入了党,在上海参加抗日外围活动。 1939年的一天,他从以前同事嘴里听说一件怪事:有家叫中华航运的公司在招人,牵线的是叶耀先,此人的姑姑叶吉卿正是李士群的老婆。 更可疑的是,这家公司说要走内河航运,可当时内河早被日军封得严严实实,赵峥立刻把这事报给组织,上级让他趁机打进去。 当年五六月份,靠着叶耀先的关系,赵峥进了“76号”,被安排在第二警卫大队管账,从此开始了孤身潜伏的日子。 刚进去不久,组织就换了新的联系人,第一次接头选在沪西一家小电影院,两人各拿本电影画报当暗号,黑暗里联系人只传了一句“有闻必报”。 当年八月,汪伪国民党六大在“76号”秘密召开,赵峥被派去当警卫,他借着进出会场的机会,把汪精卫等人的讲话记了个遍,会后就把情报送了出去。 在“76号”要想活命,得懂分寸,赵峥做事勤勉,又是叶吉卿侄子引进的人,很快被叶吉卿当成自己人,常喊去财务室帮忙。 就是这个机会,让他看到了“76号”的人员花名册和机构表,这份材料让党组织彻底摸清了这个特务组织的底细。 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被抓后投敌,赵峥第一时间把消息上报,让组织提前防备。 1942年吴开先被捕,这件事牵扯着蒋介石、汪精卫和日本人三方,赵峥靠着跟办案人员周旋,把内情摸清楚报给组织,帮着党组织掌握了三方的政治动向。 汪精卫想夺权搞“四省行营训练计划”,赵峥参与预算编制时拿到了原始文件,抄录后立刻送出去。 到了1945年,日军败局已定,赵峥发现有人在张啸林公馆加工军装,打听后才知是日军要训练游击武装,他马上报告。 看到关东军调防上海的消息,也第一时间上报,这些情报都帮着党组织应对战后局势。 潜伏期间,组织经费紧张,联络点得自己掏钱办。 赵峥刚进去就租了间亭子间当接头点,1942年又拉着叶耀先等人凑钱,在静安寺开了家“荣康小药房”,名义上给弟弟找营生,实际安插了地下党员。 刘晓等领导在这里碰过头,药房还悄悄给新四军买过药品。 1945年抗战胜利,赵峥去了苏北淮阴根据地;上海解放后,他以市军管会公安局人员的身份参与接收,继续守护这座城市。 很多人觉得潜伏靠的是运气,赵峥的经历却藏着实打实的门道,他从不是硬闯硬拼,靠着“自己人”的身份背书,用勤勉换信任,一步步摸到核心信息。 更关键的是他守得住纪律,组织说“不发展人、不安插人”,他就始终单线联系,用暗语接头,在人人猜忌的魔窟里藏得滴水不漏。 支撑他的从不是一时热血,是实打实的信仰——自己掏腰包建联络点,跟汉奸特务虚与委蛇,这些事没点对民族的真心根本做不到。 他送出去的情报不是零散的消息,从“76号”的人事架构到日伪的战略阴谋,每一条都织进了抗日的情报网里,成了党组织决策的关键依据。 隐蔽战线的战士大多像赵峥这样,名字可能不为人知,结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记载,但正是这些“隐形人”的坚守,才筑牢了抗战胜利的根基。 魔窟能困住身体,困不住赤胆忠魂;黑暗能遮蔽视线,遮不住信仰之光。 【评论区聊聊】你还知道哪些潜伏在敌人心脏的英雄故事?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信源从联合走向胜利:上海统战百年百事|潜伏在“76号”魔窟的红色间谍—赵峥——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