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日关系危机,差不多是中日建交以来最大的一次。如果不能顺利解决,明年在中国举办的APEC峰会,高市早苗极有可能会被我们晾在一边。如果高市早苗不撤回恶劣言论,日本极有可能步捷克总统帕维尔的后尘,被中国纳入外交交往的“黑名单”,中日之间的高层外交将极有可能被冻结。 高市早苗说那些话,绝对不是不小心说错了,而是实打实越过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划好的红线。 从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开始,到2008年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四份文件把台湾问题的规矩写得明明白白:日本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只能跟台湾搞民间往来,不能有官方那套。 这可是中日能建交的根基,而且是有国际法效力的,不是随便说说的空话。可现在高市早苗作为日本首相,公然说那些涉台的错话,等于把日本自己当年郑重其事许下的承诺当废纸扔了。 咱们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都明明白白说了,这是从根上破坏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已经严肃提出抗议,要求他们赶紧把那些话收回去,好好反省自己的错。 像这种级别的挑衅,要是日方不给个说法,明年的APEC峰会肯定没法像没事人似的相处。 大家都知道,2025年11月的时候,王毅外长刚宣布,明年11月咱们要在深圳办APEC第3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可是时隔12年中国再当东道主,深圳又是改革开放的样板城市,咱们肯定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展现亚太国家合作的诚意。 但APEC再讲究合作,也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得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不能乱来。 之前开G20会议的时候,李强总理就根本没安排见日方的领导人,这已经是很明确的信号了——咱们不接受这种破坏规矩的行为。 要是明年高市早苗真敢来深圳,想跟咱们搞高层互动,那肯定是没门儿,说不定连像样子的双边会谈都安排不上,只能在多边场合里当个背景板。 这可不是咱们故意刁难他们,是他们自己先把对话的基础给毁了。毕竟APEC是商量合作的地方,不是给那些不遵守承诺的人站台的,其他亚太经济体都看在眼里,没人会帮着破坏规矩的一方说话。 更严重的是,要是高市早苗硬撑着不收回那些错话,日本真有可能被咱们纳入外交交往的“黑名单”。 这事儿不是咱们瞎编出来的新手段,有先例摆在那。之前捷克总统帕维尔,就是因为在涉华问题上踩了线,最后尝到了高层往来被冻结的滋味。 要是中日走到这一步,情况只会更严重。其实现在已经有苗头了,咱们外交部、文旅部都提醒老百姓,最近尽量别去日本;教育部也建议,想赴日留学的人得谨慎规划。 这些通知可不是随便发的,背后是中日人员交流的氛围已经被严重破坏了。日本那些右翼分子说的极端话越来越多,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案子也变多了,咱们不得不采取这些措施,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始。 要是真到了高层外交冻结那一步,中日之间的经贸磋商、安全对话、文化交流这些有固定机制的合作,全得停摆。 没有高层之间的政治互信,底下的合作根本推进不下去,这是明摆着的道理。 可能有人会觉得,中方是不是反应太过度了?但你看看历史就知道,咱们在核心利益上,从来都是一步不让的。 2012年钓鱼岛那事儿,中日高层往来就中断过一阵子,那次还只是因为领土争端引发的摩擦。可这次不一样,是日本首相直接在台湾问题上越线,性质比上次严重多了。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这是国际社会都公认的,中日那四个政治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日本政府自己也承诺过无数次。 现在他们出尔反尔,就得承担后果,这没什么好说的。而且中方的应对一直很有分寸,不是上来就翻脸,先是严肃提出抗议,给日方留了纠错的机会。 可要是日方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像日本内阁官房长官那样,还在那儿辩解说“立场没改变”,那中方只能升级应对措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中日关系闹到现在这地步,责任全在日方。中国作为明年APEC的东道主,肯定希望峰会能顺顺利利的,推动亚太共同体建设。 但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要是日本连中日建交的政治基础都想动摇,那别说APEC峰会上被晾在一边、高层外交被冻结,就连两国这么多年积累的经贸合作成果,都可能受影响。 要知道,中日每年的贸易额都有几千亿美元,产业链和供应链绑得很紧,真闹僵了对谁都没好处。可要是涉及到核心利益,中方肯定不会妥协,这一点日方得搞清楚。 现在就看日本怎么选了:是赶紧撤回那些错话,实实在在遵守四个政治文件的承诺,还是一条道走到黑。 要是真想缓和关系,就得拿出实际行动,别光靠外务省的官员来中国,说几句“立场没变”就想蒙混过关,那根本没用。 中方的态度很明确:纠错得及时,行动得实在。不然等到外交“黑名单”真的落地,再后悔可就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