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2025人工智能世界之旅国际会议上宣布,俄罗斯必须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全套自主技术和产品,称这关系到国家主权和技术主权,不能继续依赖外国系统。 普京这话不是随口说的,背后有实打实的规划。2024年更新的《2030年前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战略》里写着,到2030年AI给GDP带来的综合贡献要超11万亿卢布,每年投入得有8500亿卢布。 关键就是搞定算力,俄罗斯计划到2042年新建38台核电机组,总容量29.3吉瓦,让核电在能源结构里的占比从现在的18.9%提到24%,给数据中心稳供电。 实打实的动作已经有了,11月10日刚发布的国产AI人形机器人AIdol,核心组件77%是自己造的,装了19个伺服电机,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移动,续航能到6小时,之后想把国产化率提到93%。 企业这边确实拿出了东西,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做的GigaChat 2.0,在俄语MERA基准测试里,性能比不少国际主流模型都强,7月份的访问量就有940万,配套的图书推荐系统俩月吸了100万用户。 科研和产业也接上了头,政府拿了45亿卢布选AI科研中心,已经出了165篇论文和50个能用的方案,跟Sber、Yandex这些企业搭起了产学研的合作链条,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这些技术也开始用起来了。 但自主这条路不好走,AIdol第一次亮相就没站稳摔了,能看出来伺服电机配合、传感器反馈这些地方还有不足,跟全球领先水平比,还差着3到5年的距离。 俄罗斯没打算自己闷头干,一边想把军工技术转过来补短板,一边也在找国际伙伴搞AI协作,想找适合自己的差异化路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