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吐槽:自从中日关系紧张后,他明显感觉到身边日本邻居的态度变了——以前碰面总会笑着点头问好,热情聊两句家常,如今却形同陌路,眼神刻意回避,连最基本的招呼都懒得打。 更让人无奈的是,自家孩子和小区里的日本小朋友原本玩得特别要好,每天一起上学、分享玩具零食,可他们的父母现在见到他,居然直接假装不认识,要么扭头看别处,要么加快脚步匆匆走开,完全没了之前的热络劲儿。 这操作实在让人纳闷,日本不是一直以“礼仪之邦”自居吗?不管是影视剧中的呈现,还是大家的普遍认知,都觉得日本人注重礼节、待人谦和,见面问好、主动寒暄仿佛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可一旦触及国家层面的立场和利益,普通老百姓的反应竟如此直接甚至极端,前后态度的反差之大,让人有些难以适应。 其实仔细想想,这或许算不上自卑或心虚,更多是一种朴素又直接的立场表达。他们未必清楚两国关系背后复杂的利益纠葛,也未必有明确的对立想法,只是本能地用“疏远”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来传递自己的态度。 但话说回来,邻里之间的日常相处、孩子之间纯粹无瑕的友谊,真的有必要被宏观的国家关系绑架吗? 国与国的关系有起有伏是常态,难免会有分歧和摩擦,但老百姓之间的交往本该更纯粹、更简单。 表面的寒暄或许只是礼仪的形式,可真正的修养,是即便立场不同、环境变化,也能保持基本的尊重和体面,不丢掉待人接物的分寸感。这种“一刀切”的冷漠回避,反而显得格局小了,既伤了邻里间的情分,也让原本和谐的相处氛围变得十分尴尬。 我们一直倡导“求同存异”,国家之间的分歧,从来不该成为普通人之间互不搭理的理由。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用疏远和冷漠对待他人,而是即便有不同立场,也能坚守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心海
美籍华人不在乎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