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通话当天,美国货轮开往港口,时隔半年向中国运大豆 英国路透社报道,11月24日,两艘货轮驶往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附近的粮食港口码头,将装载自5月以来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首批大豆;另一艘货轮将前往墨西哥湾沿岸的一个粮食码头装载高粱并运送至中国,这也将是美国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首批运往中国的高粱,至此,中断数月的中美农产品贸易看似迎来转机。 这场好不容易迎来的“转机” 背后,是美国农业界大半年的焦虑。2023-2024 销售年度,中国买走美国54%的出口大豆,132亿美元的订单让美国农民赚得盆满钵满。可今年上半年,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中国自美进口大豆数量骤降 39%,直接让美国农民损失数十亿美元。9月美国大豆迎来收获季,来自中国的订单却为零,美国农民急得喊话特朗普解决问题,可白宫除了口头安抚,压根拿不出实际办法。直到中美经贸高层在10月底的吉隆坡磋商,事情才迎来转机。 根据外媒报道的消息,中美吉隆坡磋商后,中粮只签下18万吨美国大豆订单,连巴西月供应量的零头都不到。虽然白宫称中国同意年底前购1200万吨大豆,但相关消息目前未获中方证实。 另外,就在这几艘美国货轮开往港口的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动给中方打来电话,讨论了中美关系议题,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述,此次通话的氛围是积极的、友好的、建设性的。两国元首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对于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十分重要。 既然特朗普意识到了中美经贸合作的重要性,那么就应该维护好中美好不容易达成的贸易共识,以及积极解决中美至今仍旧存在的贸易分歧,才能保证中美农产品贸易迎来真正的“复苏”,否则这三艘即将来中国的货轮也解决不了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