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万一有天真要是开打,最慌的不是别人,大概率是那些,在日本砸了半条命买房的中国

桉闻通史 2025-11-26 18:25:48

中日万一有天真要是开打,最慌的不是别人,大概率是那些,在日本砸了半条命买房的中国人。   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现在最怕中日闹到开战的,既不是盼着安稳过日子的日本普通市民,也不是咱们国内吃瓜看戏的网友,而是那些在日本攥着房产、背着贷款的中国人。毕竟嘴上喊得再凶,也架不住真金白银砸进去的家当要受牵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日本买房这事儿,看着比国内一线城市轻松点,实际就是个“看着美”的坑。东京23区一套60平米的老破小公寓,看着单价折合人民币三四万不算离谱,但首付就得掏两三百万,这还没算中介费、印花税、登记税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随便加加又是几十万出去。   能在日本买房的中国人,多半是在国内大厂卷了十几年,要么就是做外贸、开餐馆攒下点家底,掏空积蓄凑首付都是标配操作。   更要命的是贷款,日本银行虽然利率低,但还款周期能拉到35年,等于半辈子都背着房贷。有个在东京做IT的朋友算过账,他每个月还完房贷只剩2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刚过一万,除去房租(不少人买的房还在还贷,自己先租住在外等升值)、生活费,基本是月光。   他常说自己就是“东京楼市的人肉千斤顶”,顶着重压不敢松劲,就盼着房价涨点、汇率稳点,将来能落个踏实。   这些人最怕的就是局势紧张,一旦有风吹草动,房子先成了烫手山芋。2024年上半年中日关系稍微有点摩擦,东京世田谷区的二手房挂牌量一下涨了20%,其中三成是中国人的房子。   有个房主急着出手,原价8000万日元的房子降了1200万还没人接,中介直言“现在谁敢碰外国人的房产,万一真出事了就是砸手里”。最后这人亏了近百万人民币才卖掉,回国后跟朋友吐槽,“在日本拼了十年,一场风波就打回原形”。   他们的慌不是没道理,历史上早有先例。上世纪90年代初中日关系紧张那阵,在日华人的房产就遭过殃,当时大阪有批华人买的公寓,房价跌了近40%,想卖没人要,想租租客怕出事不敢来,不少人断供后房子被银行收走,半辈子积蓄打了水漂。   现在的情况更复杂,日本不少地方的房产登记系统里,外国人的房产信息标得清清楚楚,真要是局势恶化,这些房子能不能保住都是未知数。   而且在日本的华人资产基本是“绑定死”的状态。房子不能像现金那样随时转走,贷款还得按月还,一旦航班停了、汇款断了,哪怕人回国了,日本银行照样能通过国际追讨找上门。   这些在日华人的处境其实特别拧巴。他们拿着中国护照,根还在国内,却把半辈子的家当押在了日本的土地上。平时在日本小心翼翼维持生活,既要应对“外国人登录证”的各种麻烦,又要担心政策变动,好不容易攒钱买了房,却要时刻被地缘局势牵着神经。   日本的房产政策,对外国人本就带着限制,比如靠近军事基地、港口的房子根本不让外国人买,就算是普通住宅,转让时也要经过严格审查。一旦中日关系紧张,这些限制会瞬间加码。   2024年就有传言说日本要修订《外国投资法》,可能限制外国人出售房产,虽然最后没落地,但已经吓得不少在日华人连夜去银行咨询资产保全的办法。那种“手里攥着东西却没法掌控”的无力感,比单纯亏钱更让人焦虑。   反观普通日本人,虽然也怕打仗,但他们的资产基本都在本土,真有事儿政府多少得管着,而且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能兜底。   咱们国内的人更不用说,最多就是网上吵两句,日子该过还过,根本不会影响到自家存折。可在日华人不一样,他们等于站在“夹心层”,一边是祖国,一边是赖以生存的居住地,一旦两者起冲突,最先被波及的就是他们的身家性命。   有人可能会说“那就把房子卖了回国啊”,这话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日本的房产交易周期至少要3个月,真等局势紧张了再卖,早就没人接盘了。   就算能卖掉,汇率波动又是一笔损失,去年日元兑人民币跌了近15%,有人卖了东京的房子,换汇成人民币后直接少了几十万。更别说很多人在日本还有工作、孩子在上学,根本不可能说走就走。   这些人其实是最盼着和平的群体。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中日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种伤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房贷、商铺、家庭生计。   其实不管是在日本的华人,还是中日两国的普通人,谁都不想打仗。但对这些砸了半辈子积蓄在日本买房的中国人来说,和平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月能按时还上的房贷,是房子能保住的价值,是一家人安稳的生活。   不知道这些在日本背着房贷的中国人,每天看着中日关系的新闻,心里是啥滋味。换作是你,会顶着这么大的风险在异国买房吗?

0 阅读:45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