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理想汽车在25年Q3的业绩不甚理想,但掌舵人李想,却抛出了一个更重磅的“炸弹

彭越说汽车啊 2025-11-27 01:41:16

尽管理想汽车在25年Q3的业绩不甚理想,但掌舵人李想,却抛出了一个更重磅的“炸弹”:理想汽车要锚定具身智能汽车机器人!以下是电话会的总结:2025 年第三季度,作为理想汽车迈向第二个十年的首个季度,这家车企在经历产品周期、供应链等多重挑战后,正式对外披露了未来十年的三大核心战略选择。不同于以往的季度业绩沟通,此次理想汽车将焦点放在组织、产品、技术的长期布局上,明确提出回归创业公司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具身智能汽车机器人,all in 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技术体系。组织变革:告别职业经理人模式,重拾创业基因据了解,理想汽车在 2022 年前后曾尝试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转型,效仿奔驰、宝马等传统车企及微软、苹果等科技巨头的治理体系。但经过三年实践后,理想汽车发现该模式与当前行业环境及企业发展阶段不相适配。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职业经理人模式需满足行业技术周期稳定、企业地位领先稳固、创始团队动力衰减三大条件,而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人工智能重塑的巨变期,行业格局尚未定型,且创始团队仍保持高强度投入和创业热情,这些特征均与创业公司管理模式的适用场景高度契合。基于此,理想汽车决定从 2025 年第四季度起,全面回归创业公司管理模式,核心聚焦深度对话替代汇报、聚焦用户价值替代单纯交付、持续提效替代资源占有、破解关键问题替代信息不对称四大方向。据悉,这一决策也与创始人李想 27 年的创业管理经验高度相关,其从未有过大企业职业经理人工作经历,更擅长以创业模式应对高度竞争和技术快速迭代的市场环境。产品定位:跳出电动车与智能终端内卷,押注汽车机器人在产品方向上,理想汽车明确放弃了单纯的 "电动车" 和 "智能终端" 定位,选择聚焦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产品 —— 汽车机器人。行业观察显示,当前电动车市场陷入参数比拼的内卷,续航、空间、价格成为核心竞争点,而智能终端路线则多是将智能手机功能复刻至车机,对用户实际价值提升有限。理想汽车认为,汽车机器人应具备感知、决策、执行能力,不仅能承担 "顶级司机" 角色,实现自动停车、充电、开关车门等功能,还能化身生活服务伙伴,提供类似头等舱的关怀式服务,成为兼具自动与主动服务能力的具身智能形态。按照理想汽车的规划,汽车机器人将从被动机器进化为自动机器,最终成为主动机器人,其核心竞争维度将不再是硬件参数,而是自动和主动服务的能力水平,这类高频生活场景的价值提升将形成用户 "用了就回不去" 的体验壁垒。技术路线:all in 具身智能,构建专属 AI 系统为支撑汽车机器人产品落地,理想汽车确定了面向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技术路线,区别于数字世界的语言智能体系。据悉,这套专属 AI 系统涵盖感知、模型、操作系统、算力、本体五大核心模块,且无第三方供应商能完整提供,需企业自主研发。在关键技术突破上,理想汽车计划通过 3D ViT 技术将感知有效距离提升 2-3 倍,解决当前辅助驾驶的核心痛点;通过定制 M100 芯片及编译器,提升模型运行帧率,改善辅助驾驶的舒适性和响应速度;通过线控体系将自动驾驶从感知到执行的完整链路响应速度提升至 350 毫秒,较当前水平缩短 200 毫秒,预计可使事故率下降 50% 以上。理想汽车表示,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目标并非 5-10% 的性能提升,而是实现 5-10 倍的质变,同时完成从 "有无" 到 "好坏" 的体验跨越。目前该公司已完成具身智能完整系统的技术储备,下一代产品将全面落地相关技术。对于未来规划,理想汽车依托坚实的财务基础,提出在未来 3-5 年内,成为具身智能领域表现最好、用户价值最高的企业。此次三大战略选择的公布,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开启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新篇,其回归创业模式、聚焦汽车机器人的转型路径,也将为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考。

0 阅读:0
彭越说汽车啊

彭越说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