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以后,长安就失落了,再没有王朝在长安建都?很多专家都说不清楚,我来告诉

阿皮历史库 2025-11-27 09:50:10

为什么唐朝以后,长安就失落了,再没有王朝在长安建都?很多专家都说不清楚,我来告诉你是什么原因。长安之所以能成为13朝古都,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长安四面有四大关口,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中间是肥沃的关中平原。     长安能成为千年古都,全靠老天爷赏饭吃,四面的四大关口简直是天然的护城河,东边的潼关守住中原方向,西边的大散关挡住西域过来的威胁,南边的武关扼守着通往江汉的要道,北边的萧关则防备着草原游牧民族,这四道关口把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围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     而且关中是一马平川的肥沃平原,渭水等河流带来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早在汉朝的时候就被誉为天府之国,能养活大量人口,完全能支撑起一个都城的物资需求。     古代打仗或者政权动荡的时候,都城首先要安全,其次得有饭吃,长安刚好把这两个最关键的条件都占了,所以从秦汉到隋唐,历代王朝都愿意把家安在这里。     就像汉初的时候,刘邦本来还犹豫要不要选洛阳,后来听了娄敬和张良的建议,一眼就看中了关中的地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就算外面乱成一锅粥,关起门来也能自给自足,稳稳当当保住基业。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长安的优势有多突出,隐藏的问题就有多致命。     这些问题平时被盛世的繁荣掩盖着,一旦遇到大的动荡,就全暴露出来了。     安史之乱就是那个捅破窗户纸的关键事件,这场打了八年的战乱,不光是把唐朝的盛世搅黄了,更是把长安的根基给彻底毁了。     盛唐的时候长安有多热闹?天宝年间的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保守估计得有两百多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街上到处都是官员、工匠、商人,还有来自西域的胡商和各国的留学生。     可安史之乱一爆发,叛军一路西进,攻破潼关之后,长安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唐玄宗带着少数人仓皇出逃,留在城里的百姓可遭了殃。     叛军在城里大肆搜刮,皇宫被烧,典籍被焚,还屠杀反抗的百姓,等唐军收复长安的时候,城里的住户还不满一千,街道上长满了杂草,以前的繁华连影子都没了。     人口锐减带来的连锁反应更严重,大量青壮劳动力要么死于战乱,要么逃到南方避难,关中地区到处都是抛荒的农田,就算后来想恢复耕种,也没人没人手,更别说那些需要大量人力维护的水利设施了。     长安的另一个命门就是粮食供应,不过关中平原那么肥沃,还会缺粮食吗?     其实到了唐朝中后期,长安的人口已经远远超出了关中平原的承载能力,光靠本地产出根本不够吃,必须得从江南地区调运粮食,而漕运就是维系长安生存的生命线。     从隋朝开始修的大运河,把江南的粮食通过洛阳转运到长安,这条线路一旦出问题,长安就得饿肚子。     安史之乱正好打在了这个要害上,叛军占据了河南、河北这些漕运关键节点,运河航运被彻底阻断,长安城里的粮食价格一路飙升,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更要命的是,这场战乱不仅破坏了漕运线路,还毁了沿途的水利设施,就算后来战乱结束,漕运也没法恢复到以前的规模。     而且经过八年战乱,江南地区的经济虽然也受了影响,但相对北方来说损失小得多,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长安离经济中心越来越远,要想维持都城的规模,物流成本高得吓人,这对任何一个想定都长安的王朝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