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一6年级小学生,因为没完成作业,被班主任要求到教室外走廊坐在地上补写作

王哥说世情 2025-11-27 15:16:35

山东枣庄,一6年级小学生,因为没完成作业,被班主任要求到教室外走廊坐在地上补写作业,半小时后,孩子有些不对劲了,班主任叫家长接孩子回家,但家长没来,班主任安排了另外两名同学,将孩子送回家里,万万没有想到,事后,家长告到法院,说学校和老师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创伤,被医院诊断为童年情绪障碍,索赔9.6万,法院判了! 2024年11月的一天,六年级教室里,气氛有点严肃,班主任坚持布置的作业,有六七名同学没有完成。 班主任一气之下,要这六七名同学,一起个到教室外的走廊里补写。 孩子们鱼贯而出,一起来到了走廊,可走廊里空空如也,几个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有办法,只有坐在地上,开始补写各自的作业。 按道理来讲,学生不写作业,这只是一种处罚,如果不好好教育他们,孩子们就会无法无天。 孩子们本是天真,老师的本意也并不是为了处罚而处罚,在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可爱。 老师的出发点就是想要他们知道,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 孩子们席地而坐,这回他们知道错了,前后大概过了半小时,大家写完后陆续回了教室。 在这期间,老师没说过过 激 的话,也没动手打骂,孩子们看着没什么异常,回教室后也正常的听课。 可没过多久,班主任察觉,其中一个学生,有些状态不太对头。 跟平时相比,这学生变得有些蔫蔫的,班主任感觉不对,怀疑学生像是生病了。 班主任赶紧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要他们来学校接回孩子。 谁知等来等去,学生家长并没有来,他们说有事情,不能及时到学校接孩子。 老师怕孩子一个人回家不安全,得到孩子母亲同意后,老师安排了另外两名同学陪着他一起回去。 万万没有想到,孩子回去以后,家长觉得孩子异常,带着他四处看病求医。 12月份,家长带着孩子先后跑了多家医院,检查下来,小明被诊断为“童年情绪障碍”。 学校得知了情况,派去了校方工作人员和班主任老师上门探望,并对班主任老师,进行了警告处分。 可家长认为,孩子本来是好好的,就是因为被老师罚在走廊补作业,受了惊吓和委屈,这才患上这种心理疾病。 在他们看来,老师让孩子在走廊补作业的行为属于体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创伤。 因此,家长认为,学校和老师必须得负责任,家长一纸诉状,把学校告上了法庭。 家长要求法院判决,学校必须向家长和孩子当面赔礼道歉,同时要求判决学校赔偿96444元。 家长在法庭上表示,孩子读小学6年级,2024年11月的一天,班主任对他家孩子进行了体罚。 班主任让孩子到教室外面,在走廊处蹲着补写作业,孩子在补写的过程中,身体开始不停的抽搐。 之后因为孩子越发的抽搐严重,被送至儿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家长又称,经多家医院诊断,孩子因被体罚,从而患上了童年情绪障碍。 该学校以及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给孩子带来极大创伤,因此家长要求,学校向孩子道歉并赔偿医疗费、护理费96444元。 但学校认为,孩子的病情与学校无关,老师并没有对孩子进行过体罚。 老师让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补写作业,是正常的教学管理行为,孩子的情绪障碍是他自身的疾病,相关费用不该由学校承担。 更关键的是,家长说学校的行为和孩子的病有因果关系,但他们拿不出切实的证据。 在立案之前,家长曾经申请司法鉴定,想让专业机构鉴定一下学校的教学行为和孩子的病情之间有没有关联,以及关联度有多少。 可没想到,6家鉴定机构,前后都以“鉴定事项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为由,把这个鉴定委托给退回来了。 《民法典》第1165条第1款规定: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的构成要件之一,是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学校否认自身教学行为与学生疾病及费用损失存在关联,而家长申请的司法鉴定因超出机构能力范围退案,导致因果关系缺乏关键证据支撑。 根据无因果关系则无侵权责任的逻辑,若家长无法通过其他证据证明二者之间有关联,学校的抗辩将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民事诉讼法》第67条第1款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90条规定 :当事人对自身主张的事实若未能提供证据或证据不足,需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家长作为原告,主张学校承担责任,但是必需举证证明学校存在侵权行为,如体罚、自身存在损害结果、行为与结果存在因果关系。 学校作为被告,仅需对自身无过错、无因果关系进行反驳举证。 本案中,家长的司法鉴定申请未获有效结论,导致其举证义务未完成。 法院也调取了监控,显示学校并无过错,6家鉴定机构均已退案,未得出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 家长提交的证据亦无法证明孩子病情和老师要求其在走廊补作业有关。 老师在发现孩子异常后及时联系了家长,并在家长同意下,安排学生陪同其回家,学校已尽到相应职责。 最终法院判决: 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0 阅读:29
王哥说世情

王哥说世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