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刘玉堤在返航途中,无意间发现,自己身下竟有一群黑压压的敌

悠然话史 2025-11-27 16:53:09

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刘玉堤在返航途中,无意间发现,自己身下竟有一群黑压压的敌机,足有六七十架!   2015 年空军博物馆,刘玉堤的米格 - 15 飞行服挂在展柜里,右襟翼弹孔清晰可见。   旁边摆着他的朝鲜二级国旗勋章,绶带四道金杠闪着光 —— 这是他单日击落四架敌机的勋章。   展柜下方的留言本上,年轻飞行员写满敬意,而这一切,始于他临终前那七个字的嘱托。   2015 年 2 月 16 日,92 岁的刘玉堤躺在病床上,手攥着笔,在纸上颤抖写下 “大大发展轰炸机”。   写完他喘着气,把纸递给身边的空军干部:“这是我最后的请求,要守住领空。”   14 小时后,老英雄离世,而这七个字,成了他留给中国空军最珍贵的 “作战指令”。   没人知道,这个晚年连笔都握不稳的老人,曾在两万英尺高空,多次闯过生死关。   时间回到 1951 年清川江口空战,刘玉堤刚击落第二架敌机,耳机里就传来僚机惊呼:“老刘!六架敌机从三点钟方向包抄!”   他猛回头,只见六架 F-84 呈 “品” 字形扑来,机炮火光在机翼旁炸开,尾流让战机剧烈颠簸。   此时油箱已剩不到 150 升油,硬拼绝无胜算,他突然想起老航校学的 “利用地形摆脱” 战术。   他猛推杆俯冲,战机朝着下方的山谷飞去,两侧峭壁飞速掠过,敌机为避山岩不得不减速。   趁敌机队形散乱,他突然拉升转向,绕到一架敌机侧后方,三炮击中其引擎,借爆炸烟雾成功脱身。   这场惊险突围,后来也成了空军战术教材里 “以少胜多” 的经典案例。   摆脱包抄后,他没返航,反而继续搜寻敌机 —— 战友还在前线,他不能撤。   不久,又一架编号 47 的 F-84 进入视线,对方慌不择路钻进 “鬼愁峡”,机翼擦着山岩迸火花。   刘玉堤死死咬住,哪怕自己战机襟翼在气流中颤动,在 300 米致死距离内精准点射,击落敌机。   刚拉起高度,又遇两架敌机贴海超低空飞行,试图用海浪干扰他。   他驾机俯冲,距海面不足百米,浪花溅满舱盖,顶着身后机炮火网,将两架敌机轰进海里。   此时燃油警报灯疯狂闪烁,油量表显示只剩不到 100 升油,他才驾机返航。   落地后地勤刮油箱,只凑出三勺油,“三勺油空战” 的传奇,就此传开。   而在成为空战英雄前,1946 年的东北老航校,刘玉堤正用棉袄裹着日本旧战机预热。   那时他是修机兵,每天半夜就到机场,拆零件、擦发动机,手指冻得流脓也不歇。   “战机是战友,得摸透它的脾气。” 他把每架飞机的故障记录记在本子上,攒了厚厚三本。   后来学飞行,他把修机经验用在驾驶上 —— 哪架战机有异响,他一飞就知道,还帮地勤改进维护方法。   这种 “懂飞机、会打仗” 的本事,让他后来成了飞行教官,带出几十名优秀飞行员。   1953 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刘玉堤没停下脚步,又投身空军战术研究。   他根据实战经验,总结出 “低空突袭”“贴身缠斗” 等多种战术,写进空军训练手册。   有次部队列装新战机,他第一个试飞,发现座舱设计有缺陷,连夜画出改进图。   在他的推动下,战机座舱加装了防滑握把,还优化了油量表显示,减少了飞行隐患。   直到升任空军中将,他还常去机场,跟年轻飞行员一起爬战机、聊战术,说 “领空安全不能松”。   他的贡献,不只在战场和训练场,更刻在家族传承里。   儿子刘飞保听着他的空战故事长大,后来考上航空大学,投身 “太行” 发动机研制。   “爸说战机得有中国心,我就一辈子干发动机。” 刘飞保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让国产战机用上自主发动机。   外孙陈浏更受他影响,成了歼 - 20 首批试飞员,每次试飞前都要摸一摸他留下的旧飞行服。   2019 年国庆阅兵,陈浏驾驶歼 - 20 飞过天安门,心里默念:“外公,我替您看到了强大的空军。”   如今,刘玉堤的旧飞行服、战术笔记都陈列在空军博物馆,成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的重要展品。   每年都有大批飞行员、学生来参观,听讲解员讲他 “雪地修机”“六机包抄突围” 的故事。   他当年推动改进的战机座舱设计,至今仍在沿用;他总结的战术,还在空军训练中使用。   而他临终前 “大大发展轰炸机” 的嘱托,也在一步步实现 —— 国产新型轰炸机列装部队,守护着祖国的长空。   刘玉堤用一生证明:真正的贡献,不是一时的英雄壮举,而是一辈子的坚守与传承。   从修机兵到空军中将,从战场杀敌到培育后人,他把每一份力量都献给了领空安全。   如今,他虽已离开,但他的精神、他的贡献,仍在护佑着中国的蓝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空军人为家国而战。     信息来源:当我飞向你丨一家三代守护祖国天空安宁的故事…… 2020-09-21 08:49:37解放军报

0 阅读:2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