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俄国防部宣布过去24小时在顿涅茨克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

往岁太平 2025-11-27 17:02:21

2025年11月27日,俄国防部宣布过去24小时在顿涅茨克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两个方向向北推进,清理了东北角里夫涅定居点,并击退乌军九次突围;乌总参谋部则通报同一时段前线共发生216次战斗,在红军城及邻近季米特洛夫(乌称米尔诺赫拉德)坚守阵地,双方各执一词,战火继续啃噬这座已有六成建筑损毁的交通枢纽。 其实事件本身并不突然,自2024年夏俄军在此撕开缺口以来,红军城就成了顿巴斯铁路公路网的十字路口:俄军若完全控制,可顺势西逼克拉马托尔斯克与斯拉维扬斯克,把乌军在顿涅茨克北部的缓冲区削成薄纸。乌军若守住,则能为潜在谈判保留一张“我还在东线”的实景照片。因此一年来,双方在此投入重兵,俄军日均推进不足百米,乌军则轮番调68旅、155旅等部队补漏,城市攻防已升级为政治象征。 从战场外看,影响有三条! 第一,冬季补给战更吃紧。乌军通往恰索夫亚尔、康斯坦丁诺夫卡的两条主要公路都从红军城分叉,一旦俄军切断,乌军只能依赖泥泞村道运送弹药、燃料与医疗品,卡车损耗将直线上升。 第二,谈判筹码天平继续倾斜。特朗普政府原本希望乌方在感恩节前接受“19点停火框架”,但克里米亚与东部归属仍无交集。若俄军在此取得明显优势,华盛顿可能降低对乌安全承诺的强硬度,把“冻结冲突”作为现实选项。 第三,欧洲援助节奏被打乱。德国执政联盟正为2026年预算争吵,若红军城失守画面冲击选民情绪,极右翼对继续援乌的阻力会更大,乌方期待的“长期安全保障”恐被延后。 在我看来,红军城已成消耗黑洞,却不得不守。俄方用19世纪式人海缓慢推进,每天把士兵和弹药填进巷战绞肉机。乌方则把仅剩的机动旅一次次顶上火线,以空间换时间,也在换西方镜头。双方指挥官都清楚,真正的分水岭不在城内几栋厂房,而在谁能先让对方耗光“最后一批能立即投入战斗的营”。 说到底红军城打的是政治时钟,不是地图面积。俄军想用它证明“我们在战场上能拿筹码”,乌军想用它告诉盟友“我还能拖住俄军”。只要这条时间竞赛没有结果,炮火就不会停,而真正的拐点,可能得等到2026年美欧选举周期尘埃落定后才见分晓。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往岁太平

往岁太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