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交锋好几天了,怎么一直没见巴基斯坦替中国发声? 其实,巴基斯坦的做法并不奇怪。中巴这份“铁”的关系,几十年风里雨里早就扎牢了,该表明态度的早写进条约和联合声明里,没必要每次碰上风浪都高喊一遍。 2005年的友好合作条约和2025年那次总统访华,都明确了巴基斯坦支持中国最核心利益。在大国外交里,一纸白纸黑字的承诺比临时表态有分量得多。 有人觉得,沉默是不是意味着中巴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一旦走进巴基斯坦的现实,答案很快就清楚了。 巴基斯坦最近经济压力大,物价飞涨,燃气和电都比去年贵了接近三成,老百姓手头紧得很。加上洪涝灾害接连不断,连粮食和蔬菜都涨得离谱,政府重点都放在稳经济和保民生,精力根本不够在国际上喊口号。 国内一地鸡毛,巴基斯坦明白此时最需要做的是把家当管好,而不是挤到台前去发表声明凑热闹,这其实也符合他们一直以来的处事风格。大事说在纸面,日常用行动巩固情谊。那些担心巴基斯坦会疏远中国的想法,其实没必要。 除了经济救火,巴基斯坦在和中国相关的行动上一点不含糊。中巴经济走廊不停工,瓜达尔的新机场都运营起来了,这些工程直接带动当地经济,也让中巴合作越来越深。 为确保中国人在巴的安全,安保级别也不断升级,对涉华案子的查办速度和力度都在加强。在这种时候,搞实事远比喊口号有用。 此外,巴基斯坦身处南亚,这里不是风平浪静的环境。他们既要防备阿富汗那边出现的问题,还得同中东国家熬关系,光是和这些国家斡旋,就需要不少心思。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在国际场合的低调,更有利于给中国在南亚当个稳定的大后方。 其实,这才是老朋友之间最坦荡的信任。该站出来时站出来,平时用行动说话,把合作项目真正落实,把中国利益护在实处,比嘴上说多少都踏实。只要机场还在运行,中巴贸易还在顺畅,协议写得清清楚楚,铁哥们的关系就稳得住。 真正的友情,关键时刻不用多说,只要一直在身边默默帮忙,干实事才是最可靠的支持。巴基斯坦现在的选择表明,在中亚大局里,他们更看重实打实的关系维护。这样的朋友,比天天喊口号的靠谱多了。 综上,这次巴基斯坦没出来高调喊话,并不代表立场变了,而是用更实际、更厚道的方式在和中国站在一起。 风浪来了,有些人选择挥舞旗帜,有些人选择默默撑起桥梁。对中国而言,这份低调里的坚实,比任何高调宣言都更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