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美日掉无人机”这事,听风的蚕可能是跟着局座学坏了,到了关键地方就会说“不知道

榕树下听书 2025-11-27 23:19:48

讲“美日掉无人机”这事,听风的蚕可能是跟着局座学坏了,到了关键地方就会说“不知道”了。 其实不用猜得太复杂,最近美军MQ-9“死神”无人机坠入黄海的事,细节扒出来全是门道。 11月25号凌晨四点多,这架从韩国群山空军基地起飞的无人机,刚升空没多久就一头扎进了马尔岛附近的海里,3140万美元瞬间打了水漂。 美军一开始嘴硬,说“按安全规程落到指定海域”,可越遮遮掩掩越让人起疑——真要是正常降落,何必动用海军封锁海域,还急着派打捞船带着声呐设备连夜搜寻? 住在附近的韩国渔民看得真切,这架无人机坠毁前飞得比往常低多了,机身好像还在晃动。 后来才有消息透出来,是地面控制系统出了大问题,操作员试过抛油减重抢救,最后实在没辙才被迫让它坠毁。 这不是MQ-9第一次掉链子,2022年在欧洲因操作失误坠毁,2023年在非洲栽于机械故障,2024年在也门还被胡塞武装直接击落,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这机型的控制系统脆弱,自卫能力更是堪忧。 更耐人寻味的是部署时机。 今年9月,美军刚在群山基地组建远征侦察中队,这是他们第一次在韩国永久部署这种长航时侦察无人机。 MQ-9能飞1850公里,在空中停留30个小时,名义上是监控朝鲜,可它的覆盖范围早就超出半岛,往黄海方向飞,能触及更多区域,明眼人都清楚,这是在给印太战略添砖加瓦,和日本、菲律宾的军事部署连起来,形成一张全域监视网。 巧的是,同一天下午,韩军一架F-35A隐形战机也出了状况。 液压系统突然故障,飞行员紧急迫降后,前起落架直接折断,机头“哐当”砸在跑道上。 这机型2022年就出过类似故障,当时还让全机队停飞排查,现在又出问题,韩国自己查不出根源,还得求着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来帮忙。 过度依赖外购装备的弊端,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美军这会儿心里最慌的,恐怕是残骸和上面的敏感技术。 MQ-9搭载的雷达吸波材料、光电传感器、通信加密模块,全是核心机密。 黄海海域特殊,洋流复杂,万一残骸被冲到争议区域,后果不堪设想。 2001年EP-3侦察机事件、2016年南海水下无人机扣押的先例摆着,美军能不着急吗? 他们派P-8A反潜巡逻机在空中盯着,就是怕别人趁机获取这些技术。 可着急也没用,这次事故本质是战略野心赶不上装备可靠性。 刚部署俩月就密集派飞,生怕在区域博弈中慢了半拍,却忽略了装备本身的隐患。 美军嘴上说“任务不停,只是多注意安全”,但这种急于求成的部署,只会让风险越来越大。 韩国夹在中间更尴尬,允许美军把基地建在自己领土上,把先进装备部署在自家门口,看似有了“保护伞”,实则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真要是爆发冲突,这些军事设施第一个会成为靶子。 区域安全不是靠堆砌武器就能实现的。 美军想通过部署无人机构建威慑,却接连出现安全事故,反而引发周边国家的警惕。 韩国过度依赖外购装备,国防自主能力跟不上,出了问题只能被动等待外援。 这些“意外”事故,说到底是霸权思维和依赖心理导致的必然结果。 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靠威慑和监视维系的,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 把先进武器频繁部署在敏感区域,只会加剧军备竞赛,让地区局势越来越紧张。 这架坠入黄海的无人机,更像一个警示信号:忽视安全的战略布局,终究会付出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榕树下听书

榕树下听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