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修养 藏锋:三国时期,刘备寄身于曹操之处,亲自种菜,将匡扶汉室的壮志雄心深藏不露,以韬光养晦之态避免引起他人猜忌,此即“藏锋”。 隐智:汉相曹参,严格遵循萧何所定旧法,每日饮酒作乐,却不提出新的策略。这并非他能力不足,而是“隐智”之举,以稳定大局为重,成就了“萧规曹随”的千古佳话。 戒欲:宋国的子罕,拒绝他人进献的美玉,声称“我以不贪为宝”。领导者唯有做到“戒欲”,方能保持自身品行的端正。 省身:唐太宗以魏征为镜,接纳谏言、明晓过错,时常进行自我反省。这“省身”之功,是成就贞观之治的重要基础。 求实:东晋陶侃每日搬砖以磨炼意志,防止安逸的生活消磨身心,这是将“求实”理念付诸实际行动,保持勤勉的工作作风。 慎言:宰相丙吉,见到斗殴之事并不过问,见到牛喘气却上前询问。因为牛喘之事关乎国家根本,是他职责所在,此乃顾全大局的“慎言”之道。 节情:淝水大战,捷报传来,宰相谢安依旧神色平静,专心下棋。内心虽欣喜若狂,却不表露于外,此为“节情”,稳定了国家的士气。 向善:领导心怀善念,人心自然归附;领导行恶不义,必将众叛亲离。商汤网开三面,仁德惠及禽兽,诸侯听闻后说“汤德至矣”,于是四十余国纷纷归附。向善之政,无需命令众人也会追随。 这八种品质,共同铸就了领导者的智慧、定力与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