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毛主席视察天津想见李银桥,得知他已入狱,毛主席怒批:瞎搞

青梅煮酒英雄汉 2天前 阅读数 1 #历史

1970年,毛主席因为工作原因去了天津看看情况。在河北省领导的陪同下,他走访了好几家当地的工厂,还到田地里瞧了瞧农民们是怎么干活的。

两人聊得正欢呢,毛主席突然像是想起了啥,扭头就问旁边的工作人员:“哎,李银桥最近咋样了?他怎么没来见我呢?”

听到那个问题,工作人员一下子吓得浑身冒冷汗。

他叹了口气说:“李银桥同志现在还在牢里呢。”

听到那句话,毛主席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立刻扭过头,直接问道:“这个人的底细我最了解!你们这不是在胡闹嘛?”

看到主席生了气,省长吓得额头直冒汗,连忙保证:“关于李银桥同志的事儿,我们肯定会好好查清楚,主席您就放心吧!”

李银桥到底是何方神圣?为啥能让主席这么看重他呢?

1962年那会儿,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里头,毛主席跟平常一样,坐在他的办公桌前面,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手里的那些文件。

突然,有人咚咚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李银桥同志。毛主席赶紧请他进屋坐下。

真没料到,这时候的李银桥脸上已经挂满了泪水,他恭恭敬敬地站在毛主席跟前,哽咽着说:“主席,我马上就要离开了,您往后可得自己多保重啊!”

瞧着李银桥那副伤心模样,毛主席心里头真不是滋味,他带着点哀伤说:“你到天津后,可得好好努力。你一走,我身边可就缺了卫士长这个得力助手了!”

走之前,毛主席紧紧抓着李银桥的手,跟他说了好多话,算是做了个最后的道别。

简单几句话,就能感受到毛主席和李银桥之间那份深厚的感情,真是让人心里暖暖的,特别感动。

李银桥虽不是毛主席的首任卫士长,但却是他最后一位卫士长。早在1938年,年仅11岁的他就投身革命。别看他年纪小,做起事来却老练得很,还练了一身好功夫,赢得了许多人的好评。

李银桥这时候心里种下了一个大志向,他盼着哪天能上战场,勇敢地跟敌人干一架,混出个名堂来。

结果,还没盼到那一天,他就被毛主席给挑上了。

1937年那会儿,国共两边正掐得火热,国民党一个劲儿地施加压力。这事儿让毛主席头疼得要命,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整天脸上都挂着愁容,一点笑容都没有。

这段时间,毛主席养成了个习惯,老爱往黄河边跑。他会沿着河堤走走,瞅瞅对岸的情形,一边琢磨着法子,要么就和周恩来他们一起商量对策。

这时候,李银桥他们几个就会跟在毛主席屁股后面,留意着四周的动静。

有一天,毛主席像往常一样,从兜里掏出一根烟,打算点上。可谁知,黄河边上的风实在太大,火柴总是刚点燃就被吹灭。这可把旁边的警卫人员急坏了,额头上直冒汗。

李银桥看到这个情况,立马走上前说:“领导,要不让我试试看怎么样?”

瞧着李银桥那年轻不懂事的模样,主席乐呵乐呵地说:“行,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看着李银桥,他手里攒着一把火柴,往火柴盒边儿上轻轻一摩擦,火苗嗖一下就冒出来了。然后他特别小心地把火苗递给了毛主席,主席这才顺利地抽上了烟。

尝了一小口后,主席夸赞道:“你挺聪明的,干活利索,你叫啥名字啊?”

领导,我是李银桥,就是那个银子的银,桥梁的桥,挺好记的名字吧!

毛主席笑着微微颔首,回答说:“行,这事儿我搁心里了!”

李银桥心想,主席那句话怕是逗乐子呢,他整天忙得团团转,那么多大事等着处理,哪可能还记得自己这么个小角色呀?

没想到,主席并非开玩笑,他是真真切切地把李银桥这个名字给记在心里了。

1947年那会儿,解放战争正打得火热,毛主席天天为战场上的事儿操心,晚上都睡不好。他看到国民党特务活动越来越猖獗,就跟周总理商量:“要不把李银桥从你那儿调过来帮我吧?”

周总理其实很早就对李银桥挺有好感,大概几个月前,就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做了警卫工作。

周总理这么做,其实是在帮主席挑些得力的人。看到主席直接说了要李银桥,周总理立马就点头,表示没问题。

指示一出,叶子龙立马就去找了李银桥,把主席的想法跟他说了一遍。

真没料到,这个让好多人眼馋的机会,李银桥却不买账。他心里原本盘算着去战场上大展身手,建功立业,生怕跟了主席后,就彻底错失了这个机会。

这让主席对李银桥更加看好,他就跟李银桥商量说,先在自己身边工作半年,等这半年过去后,再考虑要不要回战场上去。

听到主席那么一讲,李银桥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他立马爽快地应承了主席的请求。

在毛主席身旁的日子一晃而过,李银桥天天跟在主席屁股后面,不仅收获了许多以前压根没接触过的知识,还懂得了更多为人处世的门道。

这六个月时间过得飞快,李银桥还没怎么察觉,就已经一晃而过了。

有一天,毛主席又对李银桥说:“咱们之前说的半年时间已经到了。我现在想问问你,你还想不想继续留在我身边,做我的警卫员?”

李银桥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毛主席一下子就懂了他的心思,笑着对他说:“这样看来,你还是继续待着吧!”

从那以后,李银桥就一直陪在毛主席身旁,变成了毛主席最贴心的保镖。

每当毛主席熬夜工作时,李银桥总是在门外守候,确保主席的安全。他跟着毛主席南征北战,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亲眼目睹了主席为了国家的明天,不辞辛苦、拼命奋斗的身影,这让他从心底里敬佩毛主席。

哪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典头一天晚上,毛主席还是忙着整晚看文件、做批示,这让李银桥心里特别担心。

他好多次跟主席说,让主席赶紧歇会儿,但主席每次都回应说:“我手头的事儿弄完了就休息。”

新中国眼看就要诞生,这活儿哪有个头儿啊?

李银桥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毛主席的性子,所以就呆在毛主席身旁,一眼不眨地盯着主席的情况。

开国大典搞完后,毛主席把他典礼上穿的那身衣裳送给了李银桥。李银桥接到这礼物,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不敢相信。他把毛主席给的字画、衣裳这些宝贝都收起来,专门找了个柜子放好。后来,他还把这些宝贝捐给了天津博物馆。

新中国一建立,毛主席的事情就堆成了山,忙得他经常连吃饭都顾不上。非得李银桥在一旁提醒,他才会拿起那早已凉透的饭菜,匆匆忙忙扒拉两口。

李银桥心里头明镜似的,看着主席这样,他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怕主席再这么下去,身子骨迟早得撑不住。所以,李银桥隔三差五就跟毛主席的厨师们念叨,让他们多费点心,给主席弄点有营养的好吃的。

尽管每天忙得团团转,但毛主席心里始终惦记着一件事,那就是教李银桥学写字。

在他看来,李银桥虽然是负责保护自己的卫士长,但说到底还是个年轻人。因此,他经常会让李银桥读点书,还会亲手指导他练习书法。

有时候,毛主席会埋头处理公务,这时候李银桥就会待在毛主席旁边,自个儿练起书法来。

时间一长,李银桥写的字竟然真的有点像毛主席的风格了。每次练字有了新进步,他都会赶紧拿去给毛主席瞧瞧。虽说李银桥是毛主席的下属,但他们俩更像是师生加朋友。十几年来一直在一起,两人之间的感情特别深。

到了1962年,由于各种情况,毛主席决定让李银桥去基层锻炼,于是他就去了天津市警察局任职。

要走的时候,李银桥和毛主席难舍难分,当时在场的人看了心里都怪不是滋味的。

毛主席给了他800块钱稿费和一份亲笔手稿,还细心地交代说:“你到那边后,得好好干活。以后啊,每年抽空来见我一次就好。将来我哪天不在了,别忘了去我坟前瞅瞅!”

两个人那次分开后,一晃眼就过去了八年。到了1970年,毛主席为了看看工作情况,又一次到了天津。

瞧见天津的老百姓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心里头真是打心底里高兴。

走到工厂门口时,毛主席心里突然涌起想见李银桥的念头,于是他转头问旁边的工作人员:“李银桥现在啥情况啊?”

一听这问题,工作人员瞬间乱了阵脚。原来那时候局势复杂多变,李银桥因为一堆事儿被关进了监狱。他们也只能实话实说,把情况告诉了我。

毛主席一听,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李银桥跟了他十几年,他什么样的人,自己心里还没数吗?

他立马火了,大声说道:“你们这简直就是胡闹!我对他了解得清清楚楚,你们还想蒙我?”

听到头儿的责备,工作人员吓得连气都不敢乱喘。后来头儿发了话,河北省政府那边就赶紧把李银桥的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然后就把他给放了。

知道自己是因为毛主席才被放出来后,李银桥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心里特别激动,直说:“没想到主席还记得我呢!”

后来,李银桥继续留在地方上干活,他还专门抽时间回了趟北京去看毛主席。俩老朋友一见面,毛主席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

1976年,毛主席走了之后,李银桥心里头特别难过。他又去了趟北京,去参加了毛主席的告别仪式。

李银桥这辈子,最感激的人就是毛主席。毛主席过日子节省,对人又好,这些做法深深地刻在了他心里,对他影响特别大。

从那以后,李银桥就忙前忙后,一直为毛主席的工作操劳,直到2009年,他因为生病而离开了人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青梅煮酒英雄汉

青梅煮酒英雄汉

欢迎关注!